
【大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對不同地區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也進行了預測。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分別為4.1%和4%,較4月時的預測上調了0.4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
IMF指出,由於國際貿易的前置效應強勁,全球有效關稅稅率低於4月參考預測中的假設,以及全球金融環境有所改善,上調部分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測,其中對中國的修正相較其他國家更為顯著,如上調今年經濟預測至4.8%,較4月時上調0.8個百分點。
IMF表示,未來幾個季度,進出口前置效應預計將消退,而其負面效應將對2026年的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但這種效應會被其他因素抵銷,因此經濟增速在整體上略有上調。
除了大幅上調了中國GDP增長預測,IMF指出,印度也因外部環境有所改善,將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分別上調0.2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增長預測值均為6.4%。
中東中亞GDP增3.4%
中東和中亞市場方面,IMF預計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3.4%和3.5%。歐元區在2025年和2026年的經濟增速預計將分別提高至1.0%和1.2%。
至於發達經濟體在2025年和2026年的經濟增速預計分別為1.5%和1.6%。其中美國預計今年經濟增長1.9%,較4月時的預測增長0.1個百分點;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也上調0.3個百分點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