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香港營商環境報告/營商環境安全穩定 港成國際投資避風港

  圖:特區政府表示,香港積極發展創新科技,為推動經濟增長增添動能。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指出,《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實施,讓香港重建安全穩定的環境,不僅保障了市民大眾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也讓香港成為全球投資者安心落戶的避風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報告詳列了不同的數據,闡述香港在資金流入、企業和人才匯聚等方面的顯著成果,在多項外商調查以至多項國際排名均廣受認同。這些事實全方位說明了香港開放、安全、穩定、可靠、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報告第二章為「維持長期繁榮穩定成商界安全避風港」,強調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對優化營商環境,以及維持香港繁榮穩定帶來了正面的意義。報告引述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今年6月發布的《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競爭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今年6月發表的《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去年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資流入金額居全球第三位;三大評級機構,最近均一致給予香港良好的信用評級和「穩定」的評級展望等數據。

陳茂波昨日在記者會表示,這些事實全方位說明了香港開放、安全、穩定、可靠、高效和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這幾年,國安法的實施讓香港重建安全穩定的環境,不僅保障了市民大眾的權利和自由,同時也讓香港成為更吸引國際資金和投資的安全港。」

經濟結構正升級轉型

報告亦指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可以充分發揮「內聯外通」的優勢,通過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充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團隊積極走訪不同國家和地區,加強對外推廣香港的優勢及機遇。《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為各行各業創造前所未有的商機。此外,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地區之一,香港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政府積極推動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同時協助內地企業「引進來、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並將加強聯同大灣區兄弟城市,進行對外路演和聯合招商,一起開拓更多互利共贏的新商機。

陳茂波表示,發表這份報告,目的是系統地向外界清晰說明香港在社會穩定下來、走出疫情之後,這幾年持續向好的發展。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可以讓世界各地的商界朋友及投資者,更深入了解香港不同領域的實況及機遇。

他說,面對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香港經濟結構正在升級轉型。除了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外,推動香港下一步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是創新科技。政府積極培育創科產業,相關增長都相當快。

陳茂波舉例,在中環有一些大型跨國金融機構,特別是從事財富和資產管理的機構租用多層樓面,亦有一些對沖基金大規模擴充辦公空間;此外,有一間從事第三代互聯網的企業整幢購入兩幢大廈,一幢在銅鑼灣,另一幢在灣仔,發展第三代互聯網、金融科技方面的業務。他相信,有國家的支持,政府、各界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只要我們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必定可以取得新的突破,發展新的增長點,為香港開創新局面。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