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期,日軍犯下的戰爭罪行罄竹難書,被殺、病死、餓死者不計其數,香港人口由戰前約160萬,銳減至戰後約60萬。這段慘無人道的黑暗歲月,港人家破人亡,路有遺骨。有親歷日軍殘暴殺人及受盡飢餓之苦的倖存者,憶述當年慘況,無不老淚縱橫。
血濃於水的家國情懷,喚醒了香港一眾愛國青年,加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為抗日游擊隊員,穿梭於封鎖區,傳遞情報,抗擊日軍。回憶起當年的歲月,老戰士和倖存的受害者,無不感慨萬端,深感國強才能家安,要永遠記住先輩們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文) 張凱文(視頻)
91歲的西貢沙角尾村村民謝祥興,至今仍清晰記得日軍的殘暴,「日軍每次到西貢掃蕩游擊隊,到處捉女子強姦,將搶來的雞鴨、牛豬劏殺,在村口架起爐灶烹煮食用,無惡不作。」
謝伯指着村中「育賢書室」旁的空地向大公報記者說道,有次日軍掃蕩游擊隊,將附近四條村的村民、村長,全部捉來押到這裏,架起機關槍對着男女老幼二百多人,威嚇要殺死所有人,不斷毒打他們,「逼迫交代誰是游擊隊、共產黨,真是慘不忍睹。」
「紅小鬼」穿梭封鎖區傳遞情報
謝伯表示,沙角尾村是有名的「紅村」,「育賢書室」是東江縱隊抗日游擊隊的重要秘密基地之一。游擊隊常在書室宣傳抗日愛國思想,不少村民加入游擊隊,「我的老師劉錦文就是游擊隊員,也是本村原居民,他除了教大家識字,還教我們唱抗日歌,教大家要做明辨是非的好人。」
日佔時期糧食非常短缺,每人每日只分配四両米,村民要靠掘野菜番薯等充飢。謝祥興和村民被抓去後山修築工事,「日本仔捉我去打麻石做炮台,那時連粥水都沒得吃,哪有力氣幹重活,他們見我只打得幾粒石仔,就拿軟鞭抽打我,根本不當我們是人。」
隨後,謝祥興自願加入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擔任「紅小鬼」,幫助傳遞情報,打擊日軍,「日軍對大人查得好嚴,查到就斬頭,小孩不易引起注意,上級就將情報用紙寫好捲成粒狀,縫在衣角裏,我就送去下一站。」
經過戰火洗禮,謝祥興特別珍惜現在的和平。在西貢斬竹灣的抗日英烈紀念碑前,他寄語年輕一代,國強才能家安,80多年前我們受盡外敵侵略、欺侮,大家要永遠牢記先輩的努力和犧牲,牢記他們保家衛國的精神。
日軍侵華和香港相繼淪陷,激發廣大的香港同胞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懷,深深影響了東江縱隊抗日老戰士林珍的一家。90歲的林珍表示,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自「九一八」和「七七」事變後,香港好快就組織了好多賑災會、讀書會等各種活動,宣傳抗日,為同胞籌款,「當時比我大15年的大姊林展,經常帶朋友來家裏傾談國事和唱抗日歌曲。」
童年的林珍在九龍城家中的陽台,親睹了日軍飛機轟炸啟德機場和淪陷後的慘況。當時,秘密加入了東江縱隊抗日游擊隊的大姊林展,受命潛伏在日寇軍官公寓當洗衣工收集情報。一日,突然有多名日本憲兵將林展綁在車上遊街,押到林家抄家,「因當時有日寇企圖侵犯她,遭反抗不成,就誣陷大姊偷軍票報復。」
險喪日軍刀下 一家投身抗戰
日寇拿着刺刀、軍刀將大姊綁在梯間的欄杆,用擔挑反覆拷打她,逼問軍票藏在哪裏?8歲的林珍躲在母親身後,看着被毒打的大姊,「真是好恐怖、好殘暴,但大姊好堅強,一聲不吭、淚都不流。」日寇更將軍刀架在大姊頸上,威嚇要斬頭,就聽到大姊大叫「弟弟、妹妹,若我被殺,一定要為我報仇!」日寇找不到軍票,搶走其父的珍貴遺物──軍用望遠鏡後,悻然離去。
經此一事,更激發林家對日寇的同仇敵愾,在大姊的引導下,全家五口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43年12月,林珍跟着母親和哥哥,追隨大姊加入東江縱隊抗日游擊隊,成了「紅小鬼」通訊員,在大鵬灣、坪山一帶的游擊據點傳遞情報,二姊留港從事收集日軍情報工作。
做了大半年通信員後,林珍被安排做「小護理員」,負責照顧傷員。有負傷失明的戰友鼓勵她:「等勝利了,你回香港當白衣小天使,再給我治眼睛。」共同抗擊外敵的樂觀精神,令她備受鼓舞,永記心中。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林珍語重心長表示,國安才能家好,和平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共同守護,牢記這段歷史和先輩們保家衛國的愛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