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本港錄多宗食肆結業個案,其中太子「金滿樓」與業主商討減租談不攏,上月底離場。《大公報》綜合業界資料發現,今年首7個月,本港主要街道已知商舖加租成交約22宗,比去年同期僅12宗增加83.3%,街舖空置率更是不跌反升。業界分析指出,香港零售氣氛回暖,承租能力較強的海外或內地品牌傾向落戶一線街舖,惟二、三線舖位空置情況嚴峻,業主需減租至少10%,以提高競爭力。\大公報記者 林惠芳
隨着特區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及數百項盛事活動,訪港旅客正穩步增長,陸續有業主收窄減租空間,個別核心區街舖租金更谷底反彈。「香港舖位精英會」創辦人兼主席陳志寶分析指出,數年前新冠疫情爆發,訪港旅客大減,核心區一線街舖業主大幅劈租求客,租金較高峰期累劈逾70%。隨着一切復常,本港一線街舖極低的租金水平,已吸引不少海外及內地品牌進駐,不少舖位是未交吉已獲預租,空置情況明顯改善,業主遂趁市道回暖,把租金從「疫情價」稍作上調,相信現階段沒有減租空間。
陳志寶︰非一線舖減租10%才吸引
陳志寶指出,反觀核心區二三線街舖及民生區舖位,其租金較高峰期僅回落約40%,缺乏吸引力,是空置率長期高企主因,他認為業主「要減租起碼10%至15%」,才能夠提升競爭力。
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數據,今年首季中環、尖沙咀、旺角及銅鑼灣四大核心區街舖空置率升至12.1%,創近4年半新高,比去年首季9.6%增加2.5個百分點。
美聯旺舖董事江靜明指出,首季四大核心區空置率雖仍處高位,但升幅明顯放緩,踏入第2季,受惠於盛事經濟帶動零售業生意額,商戶開始積極開店或續租,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平均每月錄約300宗租賃,對比首季平均每月約200餘宗有雙位數增幅,料核心區街舖空置情況陸續改善。
江靜明續稱,今年首季,本港零售旺舖已出現多個境外品牌進駐,令街舖組合趨向更國際化,這些新品牌涵蓋內地和外資品牌,例如內地茶飲、日本麵包店、韓國餐廳等。值得留意的是,內地品牌明顯加快拓展香港市場步伐,今年已知最少24宗內地品牌承租個案,中資券商在近期更連環租用多個核心區舖位,以達到宣傳及招攬顧客的作用,如富途證券進駐銅鑼灣羅素街開設實體店,長橋證券亦在尖沙咀彌敦道開設旗艦店。
李根興︰業主商戶合作帶旺生意
做生意貴在開源節流,除了與業主商討減租以節省成本,商戶還須主動出擊突圍,例如透過網絡加強宣傳,開拓商機。「商舖專家」盛滙商舖基金創辦人李根興表示,該公司貫徹「行多一步」為租戶做宣傳工作,例如資助商戶邀請小紅書等網紅推廣產品,甚至自掏腰包為商戶推出送贈活動,推廣後的生意額一般可錄得20%至30%升幅。
李根興認為,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商戶必須檢討經營模式,善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宣傳推廣,吸引內地年輕客群。為協助租戶突圍,公司善用網絡資源,包括為商戶製作宣傳視頻及直播推廣等,以便於內地熱門線上媒體播放;邀請網紅介紹產品或服務;甚至協助商戶物色香港的小紅書推廣代理公司,資助他們進行推廣計劃等。據透露,這類製作資助,公司為每間店舖的租戶投放資金涉及數萬元至10多萬元不等。
其次,盛滙多年前已資助租戶推出贈送活動,早前為袁記雲餃推出「客人每買1磅鮮雲餃,我(業主)私人送多你半磅」的推廣,計劃送出1000磅鮮雲餃,該優惠推廣活動已於7月20日結束。他稱,每輪推廣宣傳都為租戶帶來效益,生意額一般錄20%至30%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