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局資料顯示,隨着南向「跨境理財通」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產品越多了解,以及日益重視分散投資,其產品選擇漸趨多元化。在2024年3月,絕大部分投資者選擇存款產品,佔比高達98%,只有少部分選擇基金(1.4%)和債券(0.2%)。及至今年6月底,選擇存款、基金和債券產品的比例有所改變,依次為59%、36%和5%。
今年6月時,內地與香港的監管機構在「理財通2.0」的政策框架下,共同推出包括「一次性同意」、「三方線上會議」和非親身方式開立南向通戶口等優化措施,以便銀行提供更有效的銷售和開戶服務。
港銀對2.0措施反應積極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表示,香港銀行反應積極,並陸續落實有關措施,已有6家銀行落實「一次性同意」安排,主動向客戶介紹產品及提供資訊;另有10家銀行正計劃落實有關安排。此外,自今年6月推出「三方線上會議」,在短短一個多月內,部分銀行已推出或正準備推出有關措施。
「一次性同意」的安排允許香港銀行在取得南向通客戶書面同意後,在其業務所在地主動向其介紹符合風險胃納的產品及資訊,及/或提供產品研究報告。「三方線上會議」的安排,則允許內地銀行應南向通客戶要求,協助他們在其內地分行的營業網點,與香港銀行就南向通服務建立三方線上對話或視像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