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計劃最早於下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並計劃與普京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三方會談,商討俄烏停火。克里姆林宮7日證實,美俄雙方已同意兩國總統在「未來幾天」舉行會晤,但排除了三方會談的可能性。普京提議會晤在阿聯酋舉行。有分析認為,俄烏目前立場差異依然巨大,短期內實現停火不現實,美俄元首會晤能否取得進展,也留待觀察。
【大公報訊】8月6日,特朗普當天與澤連斯基等歐洲領導人通話時透露,計劃最快於下周與普京進行一對一會面,且不排除隨後邀請澤連斯基加入、舉行三方會談的可能。
普京7日在克里姆林宮會見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時證實,將與特朗普舉行會晤,並將阿聯酋列為雙方會晤的潛在地點。普京表示,有很多朋友願意安排俄美元首會晤,「其中一個朋友便是阿聯酋」,「阿聯酋將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地方。」不過,對於是否會舉行俄烏總統會晤,普京對記者說:「一般而言,我不反對(三方會晤),但必須為此創造某些條件,但我們離創造這樣的條件還遠得很。」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7日也確認,俄美領導人將於「數天內」會晤。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同日透露,美俄首腦會是在「美方提議」下進行的,雙方正就會晤開展具體籌備工作,需要多長時間,還難以確定。針對三方會談,烏沙科夫表示,「俄方完全擱置了這一方案,不予置評」,俄方建議首先集中精力籌備俄美元首會晤。
美俄圍繞「最後通牒」博弈
俄烏衝突持續超過3年。今年5月至7月,俄烏雙方在美國協調下舉行三輪談判,但未在停火方面取得任何進展。如果成行,這將是特朗普與普京自2019年日本G20後首次面對面會談。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特朗普與普京已進行了6次通話。
特朗普7月威脅俄羅斯,要求在8月8日前結束俄烏衝突,否則將對俄實施關稅和制裁。隨着期限將至,美俄圍繞「最後通牒」博弈持續升級。特朗普放出三方會晤風聲前,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與普京在莫斯科持續長達3小時的會談。會談結束後,俄美雙方均對會談予以積極評價,但並未透露會談的具體細節。特朗普6日發文稱,稱威特科夫與普京的會晤「富有成果」,取得「重大進展」,但稍後又稱,很難說威特科夫此行是一次「突破」。
美方同時對俄持續施壓。在威特科夫訪俄前,特朗普1日稱,自己下令美軍「把兩艘核潛艇部署到適當區域」。俄外交部4日宣布,俄方將不再維持依據《中導條約》進行反擊。此外,特朗普6日就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徵收額外的25%關稅。分析認為,特朗普對印度施加所謂「次級關稅」,證明這次美俄對話的實際成果可能沒有雙方所說的那樣樂觀。
魯比奧:俄烏還沒準備好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回應三方會晤時表示,俄烏雙方目前尚未準備好三方會晤。魯比奧說,美國「已更加了解」俄羅斯同意結束烏克蘭衝突的條件,其中領土問題是「關鍵要素」。他表示,美國還需要權衡烏克蘭和美國的歐洲盟友願意接受哪些條件,俄烏雙方都要有所妥協,「所以這很難」。澤連斯基7日強調,結束俄烏衝突有三個優先事項,即俄方同意停火、建立領導人會晤機制和烏長期安全保障。
在俄烏戰場上,雙方的攻勢未停止。據俄羅斯國防部消息,烏克蘭7日凌晨使用無人機襲擊克里米亞,俄防空部隊在克里米亞上空攔截了11架烏克蘭無人機。烏方還使用「風暴陰影」遠程巡航導彈襲擊克里米亞,導致克里米亞大橋一度關閉。專家認為,俄烏立場差異依然巨大,兩國未能在核心議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雙方軍事動作不斷,短期內停火不現實。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