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館藏擷英/粉彩桃蝠紋盆珊瑚菊花盆景\閒 雅

節令流轉,立秋悄至。南方暑氣未消,北方涼意暗生。秋天是菊花開放的時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種類繁多的藏品中,一件北京製作的「粉彩桃蝠紋盆珊瑚菊花盆景」(附圖),以獨特材質和精湛工藝,成為立秋時節的應景藝術珍品。這件通高四十一點八厘米的盆景,巧妙融合了自然之美與人文之思。

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珊瑚被視為國運興旺的祥瑞之物。然而,珊瑚質地脆弱,運輸、製作時易受損。斷裂的珊瑚枝收集起來,既可雕琢成嵌件也可作為盆景之材。據故宮博物院資料,此盆景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以紅珊瑚和各色料製作而成的九朵菊花。匠人們將珍貴的紅珊瑚切割成薄片,通過金屬絲拴繫與黏接,巧妙塑造菊花自然形態,每一片花瓣都經過精心打磨,細膩程度足以展現出菊花特有的紋理。花枝上點綴的葉片採用染色象牙製成,與紅色珊瑚花形成鮮明對比,視覺上營造出強烈的藝術張力。

承載珊瑚菊的粉彩桃蝠紋瓷盆同樣值得玩味。盆身繪製的「蝠」諧音「福」,壽桃象徵「長壽」,寓意「福壽雙全」。此類紋飾組合在雍正、乾隆時期尤為流行。值得一提的是,壽桃的繪製運用了典型乾隆粉彩技法,以細膩顏色漸變表現果實立體感,展現高超繪畫技藝。

與故宮館藏其他菊花盆景相比,此作品在材質選擇上獨具匠心。據研究,清宮製作菊花盆景常用玉石、琺瑯、料器等材料,而以珊瑚為主的實例稀少,既因珊瑚珍稀,也因其加工難度較大。這件盆景是工藝與審美的結晶,凝聚了清代宮廷對吉祥與自然的美好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