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普通讀者/有魚有水的知足(上)\米 哈

當我們可以像藝術家一般看世界,也許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一幅畫。

有次,當我在克羅地亞的斯普利特散步時,在一條狹窄的街道轉角處看見一間魚販舖。櫥窗上滿是霧氣,而在那模糊的玻璃裏,我隱約看到幾尾銀亮的魚安靜地陳列在冰層上。這不就是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畫作嗎?

布拉克喜歡畫瓶與魚,其中一幅《瓶與魚》(Bottle and Fishes)完成於一九一○到一九一二年之間。這幅畫是布拉克在「分析立體主義」(Analytic Cubism)時期的重要代表作。

畫中,瓶子與魚被削碎後重組,一如碎裂的生活片段在畫布上重新拼接。我們僅能看到些微的灰褐與土黃色構作,幾乎難以辨識瓶與魚的形。這一幅畫,乍看難以親近,但只要多看幾秒,卻又發現其中的溫柔與秩序。那是一種幾乎抽象,卻又具備生活質感的視覺語言。

魚和瓶,本是最日常不過的物件,卻在布拉克的筆下,獲得了一種抽象後的寧靜與安穩。瓶子與魚不是平凡之物的拼貼,而像是一種生活的寓言:瓶中的水,加上從水而來的魚,有魚有水,豈不就是生存的基本嗎?布拉克將魚和瓶並置,是不是隱喻着某種被現代生活壓碎的細緻日常呢?

我們很少花時間去看一條魚的形狀、顏色、質地,就像我們很少靜靜看着餐桌上的瓶子。我們習慣讓自己與物品保持一段冷感的距離,只在需要時才讓它們被看見、被使用。可是在布拉克的畫裏,這些東西卻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安靜地存在着。

布拉克不像畢加索那般急於表達某種強烈的情緒或批判,他更像一位廚師,總是慢火細熬地煮一鍋魚湯,不張揚、不急躁,卻讓整個空間慢慢充滿味道,他以當時嶄新的美學語言,慢慢充滿了現代藝術的一個新殿堂。

布拉克說,他的作品「沒有圖像學的評論,只有畫面的空間與結構」。於是,這幅《瓶與魚》,彷彿也不在說什麼大概念,而是在提醒我們:生活就這麼簡單,有瓶,有魚,有水,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