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7月30日發表的《香港營商環境報告》,以權威數據和事實回應國際關切,系統展示了在國家安全保障下,香港經濟的復甦活力、獨特制度優勢及長期繁榮穩定的堅實基礎。報告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清晰、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圖景,傳遞出香港的自信與信心。
報告直面國際關切,用翔實數據駁斥了西方政客對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措施的誤解與偏見,粉碎了「香港營商環境惡化」的不實指控。它清晰呈現了香港安全、穩定、法治、自由、高效且高度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真實面貌,為全球投資者錨定信心與機遇。
多項關鍵指標印證了香港對全球資本的強大吸引力。首先是企業信心投票:2024年,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量達9960間,同比增長約10%;過去兩年半,至少有1300間內地和海外企業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帶來超過1600億港元外來直接投資;84家重點企業(包括眾多市值/估值過百億元、擁有前沿技術的創科企業)來港發展。
全球資本「超級增值平台」
其次,香港創新活力迸發:香港初創企業數量從2014年的約1000間躍升至2024年的約4700間,創下歷史新高。第三,金融樞紐穩固:截至2025年3月底,香港註冊基金數目達976個,資金淨流入超過440億美元,同比激增285%;2025年上半年IPO集資額位居全球首位,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突破35萬億港元。
這些亮眼數據雄辯地證明,安全是發展的基石,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落地實施,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這正是香港持續吸引國際資本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報告深刻闡述了「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的獨特制度優勢。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對「一國兩制」方針的堅定貫徹,保障了香港在完善的法治體系和自由開放的經濟體系下,一如既往地維護海外投資者的利益。香港作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重要樞紐、即人們廣泛稱道的「超級聯繫人」,其地位在國家戰略支持下於全球動盪中逆勢提升,正日益成為全球資本進入中國及尋求合作機遇的「超級增值平台」。
國際權威機構的高度評價,印證了香港營商環境的優越性與穩定性: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25年世界投資報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惠譽、標普、穆迪等主要評級機構近期均給予香港積極評價,彰顯了國際社會對香港獨特優勢和持續競爭力的廣泛認同。
增強香港的國際話語權
報告明確了香港經濟的轉型方向與政策路徑: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強化創新科技生態系統,發展高增值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拓展東盟、中東等新興市場等。這些舉措展現了香港發展的強大韌性與可持續性,表明香港堅守核心競爭力,積極發展新優勢的趨勢日漸清晰,這必將為海外商界帶來更廣闊的投資空間和產業機遇。
本屆特區政府積極作為,推動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有力將「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實效。同時,本次《報告》的發布也體現了特區政府「講好香港故事」的國際敘事能力的顯著提升。報告運用香港發展的客觀數據和國際權威評價,系統闡釋了「安全」與「發展」的辯證統一關係,有力回應了外部不實信息,重塑了香港的國際形象,增強了香港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
可以說,這份報告不僅是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的「經濟宣言書」,更是將「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成功轉化為全球投資者信賴的「信任資產」,為投資者錨定了香港兼具中國龐大市場腹地與全球關鍵節點功能的長期競爭力。正如報告所強調,香港的核心競爭力穩如磐石,而新的競爭優勢正在加速形成。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