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事半功倍/呂愛平:AI用於中醫藥研究大勢所趨

  圖:呂愛平表示,AI工具可幫助醫生分析多種疾病的複雜資料和個體化治療。

浸會大學副校長(研究及拓展)呂愛平多年來致力於透過制定不同標準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發表SCI論文數百篇,提倡中西醫協同創新。他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浸大的中醫科研成果將為中醫院提供新技術、新方法,中醫院也會成為臨床服務和研究基地。呂愛平認為,AI技術與中醫藥研究相結合是大勢所趨,AI工具可幫助醫生分析多種疾病的複雜資料和個體化治療。用AI技術分析整合中西醫資料,可以給醫生提供更多病例參考,有效輔助診斷。

呂愛平認為,當代中醫已經不是幾百年前的樣子,醫學的最終目的是以病人健康為重。談及對「中西合作」的期許,呂愛平希望業界和政府能營造中、西醫相互了解的教育培訓及合作模式。他表示,雖然暫時很難實現「中醫完全懂西醫,西醫完全懂中醫」的願景,但人的健康疾病不能因為醫學體系不一樣而產生分歧。

此外,呂愛平建議香港政府與業界加大資源投入,發揮香港國際化醫療體系優勢,定位為中西醫協作的「排頭兵」,發展可推廣全球的治療方案。隨着香港中醫醫院年底投入服務,他期望可成為中西醫協作的典範,為病人提供最有效的醫療服務。/大公報記者 江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