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十四五」發展成就/中國交通冠世界 路橋車成閃亮名片

  圖:8月3日,在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施工現場,一塊鋼混結合樑在被緩緩提升。\新華社

現代化的交通網絡,既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脈,亦是傳導民生福祉的關鍵通衢。「十四五」期間,中國城市軌道運營里程穩居世界首位,中國港口規模能力繼續傲視全球,中國快遞業務量保持世界第一……

縱橫交織,高速流轉,國際合作「朋友圈」越來越大,加快構建面向全球的交通互聯互通格局。可以說,中國交通在「十四五」期間既交上了一份亮眼答卷,更在全世界的矚目下跑出了獨屬於中國的「速度與激情」。\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北京報道

魏巍天山,是南北疆的一道天然阻隔,使得從烏魯木齊到庫爾勒的通行時間長達7小時之久。不過,中國交通人克服一項項技術難關,終於在去年底打通天山,建成了世界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天山勝利隧道,把兩地通行時間縮短到3小時,這也書寫了「當代愚公」的交通基建傳奇。

港口規模能力多年世界第一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在「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7項主要指標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沿海港口重要港區鐵路進港率、建制村快遞服務通達率、重點領域北斗系統應用率、城市新能源公交車輛佔比等6項指標已於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鐵路營業里程、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等11項指標亦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日前介紹說,目前,「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已經基本貫通,連接了全國超過80%的縣級行政區,服務全國90%左右的經濟和人口總量。已經形成了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經濟「主動脈」。

「十四五」期間,從創造多項世界紀錄的深中通道,到正式運營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從驚艷亮相的CR450動車組,到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的逾4000公里公路……更快速,更智能,更先進,已經成為中國交通的發展標籤,而中國路、中國橋、中國港、中國高鐵、中國快遞等,也悉數成為新時代閃亮全球的「中國名片」。

如今,中國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和郵政快遞網。「八縱八橫」高鐵網已建成投產81.5%,高鐵營業里程達4.8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以上,覆蓋全國97%的50萬以上人口城市;33條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基本貫通,高速公路里程達19.1萬公里,覆蓋了99%的20萬以上人口城市。

與此同時,「四縱四橫兩網」國家高等級航道也已經達標70.4%,港口規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務覆蓋全國92.6%的地級行政單元、91.2%的人口;郵政行業設立營業網點50多萬處。

基建便利往來 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今年8月5日13時許,雲南磨憨鐵路口岸人流如鯽,搭乘中老鐵路D87次列車前往老撾的旅客正排隊等候通關。「跨境遊」熱度持續攀升的中老鐵路,不僅極大便利了兩國的交通往來,更成為推動區域旅遊合作的新引擎。

一通惠天下,萬里尚為鄰。「十四五」期間,中國本着「達則兼濟天下」的開放態度,加快構建面向全球的交通互聯互通格局。中吉烏鐵路啟動建設;中歐跨裏海直達快運正式開通;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1萬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年度開行近萬列;秘魯錢凱港、中俄黑河公路橋等重大項目建成投運。正如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所說,中國以交通互聯互通架起互利共贏的橋樑,中國交通國際合作的「朋友圈」已經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