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醫管局研一站式服務免病人多次排隊

  圖: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在明年1月1日實施,李夏茵希望相關的減免機制可同時推出。

醫院管理局新任行政總裁李夏茵昨日表示,在設計醫療服務時應多從病人角度出發,包括未來可考慮推展「一站式服務」優化流程,減少病人奔走和排隊時間,「無需再為了15分鐘的診治而浪費一個上午的時間」;同時做好資源及人手分配,繼續縮短新症輪候時間。

對於明年將實行的醫療收費改革,她強調並非是單純加價,亦會有費用減免機制,未來將簡化審批流程;同時醫管局將成立專隊,以處理減免申請。\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李夏茵於8月1日新上任,昨日已上任近一周,她會見傳媒時表示,將會聚焦優化醫療流程,包括通過不同手段,縮短病人到診排隊和輪候的時間。她表示,通常到門診看醫生不只排一次隊這麼簡單,她以自身經歷為例,稱有時排隊看完醫生,等藥、預約下一次覆診,及預約抽血,都要另外排隊,「可能整個上午都處於等待狀態,實際上就診只需15分鐘,這方面有相當大的空間去做改進。」

穩定病患覆診前安排網上調查

李夏茵指出,醫管局部分聯網的專科門診已引入一些科技發展,例如病人看完醫生之後,只需要憑藉一張醫生提供的單據,就可以去一站式的服務站或服務台,完成所有之後的事情,包括下次覆診時間、抽血時間、做檢查的時間等,避免病人跑四、五個地方多次排隊,幫助減少等候時間。

她亦指出,有些病情穩定的病人於定期覆診時沒有什麼問題,有時只需取藥就可離開,有同事建議可安排這類病人在見醫生前做網上調查,相關調查都經國際認可,醫生通過調查可知病人評分,了解此次需要的護理等級,由此判斷他們是否需要見醫生,「這樣的話,整個就醫流程更方便,病人也無需在醫療場所花費那麼多時間,這也是我們希望探索的方向」。

同時她提出,將不斷平衡首次就診的預約病人數量,以及覆診病人數量,作相應的人手調配,看能否騰出更多診症名額,讓更多新症病人能夠預約到系統中,縮短輪候時間。

成立專隊處理減免費用申請

對於早前黑色暴雨期間,醫管局門診暫停服務,原已預約往求診的病人須重新安排日期,她說未來希望做到用手機重新預約,而無需親身到醫院預約。

醫管局早前宣布,明年起實施公營醫療收費改革。李夏茵強調,改革不只是加價,亦會有費用減免機制,目的是希望讓更多真正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受益,若有市民在經濟上無法負擔,有申請豁免機制。她稱醫管局將增加人手,並簡化審批申請程序,例如病人可通過手機快速查詢豁免資格,希望收費調整改革在明年1月1日實施時,相關減免機制已經到位。

醫管局昨日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正陸續增聘人手,並成立專隊處理減免申請,審批時會參考其他社福和政府資助計劃下已確認的經濟審查資格,亦會與社署合作,減少重複核實入息和資產。例如如果上一次申請提交的財務資料仍有效,就不一定再從頭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