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政策效應/中國核心CPI漲0.8% 連續三個月改善

  圖: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中國7月CPI按年持平,按月轉升。圖為北京市民在超市中選購日用品。\中新社

中國消費領域價格繼續呈現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持平,較前值回調0.1個百分點;CPI按月上漲0.4%,較前值提升0.5個百分點,創今年2月以來新高。當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降3.6%,降幅與前值相同;PPI按月下降0.2%,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介紹,隨着擴內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7月核心CPI按年上漲0.8%,較前值擴大0.1個百分點,漲幅連續3個月擴大,錄去年3月以來最高。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分析,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等政策持續推進,刺激了需求增長,推動核心CPI按年進一步改善。此外,7月翹尾因素雖對CPI按年走勢構成拖累,但當月物價總體相對平穩,需求端繼續處在修復階段。

PPI按月跌幅收窄至0.2%

工業價格方面,7月PPI按年下降3.6%,降幅與前值相同;PPI按月下降0.2%,降幅較前值收窄0.2個百分點,為3月以來按月降幅首次收窄。董莉娟強調,季節性因素疊加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性,使部分行業價格下降,但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內需潛力持續釋放,拉動部分行業價格同比上漲。

王運金提醒,上月PPI按年雖仍為負,但已終結連續四個月的下跌,這與翹尾因素拖累減弱,以及「反內捲」政策推動有關。他認為,隨着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持續加碼,下半年內需恢復節奏預計加快,並對沖部分輸入性通縮因素的利淡影響。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留意到,「反內捲」政策加碼背景下,「供給收縮」預期的升溫將提振大宗商品價格,惟中下游行業供給過剩問題,可能約束上游行業漲價對中下游價格端的傳導。

內需恢復 通縮壓力紓緩

展望未來,王運金表示,下半年外部不確定因素或加大中國的通縮壓力,但在宏觀政策持續加碼,內需有望逐步恢復,以及中秋和國慶長假效應帶動下,物價水平將會小幅回升,「下半年CPI走勢料溫和修復,通縮壓力將逐步紓解,今年末CPI按年增長有望恢復至0.5%以上」。此外,下半年PPI按年降幅也將收窄,但全年轉正的概率不太大,年末PPI按年降幅或收窄到2%至2.5%。\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