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科研團隊在今年矽谷國際發明節勇奪27面金牌及8個特別大獎,刷新歷屆最佳成績。其中港大研發的癌症檢測新一代PCR技術,更獲得全場最高榮譽大獎。香港科研團隊近年來屢次揚威國際,再次印證香港在科研領域的雄厚實力和巨大潛力,彰顯了香港的人才優勢,也說明特區政府全力推動創科發展正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矽谷國際發明節作為全球性的發明盛會,向投資者、企業及行業領袖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發明成果,一向備受全球關注。今年的國際發明節共展出數百項科研發明,港大先進生物醫學儀器中心研發的新一代PCR技術,憑藉其革命性的癌症和感染病檢測手段,力壓群雄,一舉奪魁。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嶺大團隊今年首次參加矽谷國際發明節就一鳴驚人,於人工智能、智能製造及智能交通等項目中,奪得8個金獎和5個銀獎,成為香港獲得最多獎項和金獎的院校。
在香港「八大」中,嶺大在人文、商科、社會科學方面的表現見長,在科研領域不算很突出。嶺大在今屆矽谷國際發明節上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反映香港人才輩出,各院校都具備優秀創科能力。事實上,香港的基礎科研實力一向雄厚,港產科學家在國際上享負盛名。特別是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定位,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香港科研,包括在香港設立多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推動科研資金南下過河,支持香港研究人員參與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等,進一步提升了香港院校的科研能力。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全力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在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2022年底,特區政府公布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未來5至10年創科發展提供系統規劃,明確生命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四大重點發展方向。在搶人才、搶企業方面,特區政府積極作為。迄至今年6月底,共收到50萬份人才申請,獲批33萬宗,其中約22萬人已經抵港。同時,香港吸引的金融及科技創新公司達數百家,單是重點企業引進辦公室引入的科技前沿企業,就超過80家。
推動創科產業需要有完善的制度機制配套,特區政府勇於改革突破。創新及科技基金推出「產學研1+計劃」,支持大學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研成果商業化。新工業加速計劃資助多個項目,推動香港再工業化。港投公司作為特區政府的「耐心資本」,積極發掘及投資優秀團隊和優質項目,目前已投資約100個項目,其中10個已開花結果,提出或準備在香港上市計劃。InnoHK研發平台匯聚全球頂尖機構,致力於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實驗。由InnoHK資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年初發布的HKGAI V1大模型,標誌着本地AI領域的新突破。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創科重鎮,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合作的重大平台。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為園區發展訂立清晰方案,促進深港兩地人員、物資、資金及數據交流,打造國家新質生產力培育基地。
香港科研團隊近年一再揚威國際,包括連續兩年在日內瓦發明展都抱回300多個創新獎項,這是香港在國家鼎力支持下重視創新、全力推動創科發展的結果,充分展現了香港的人才、教育和科技優勢,昭示着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光明未來,也為香港發揮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助力科技強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