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大公報》以筆代槍 文章報國

1931 《大公報》記者汪松年最早報道「九一八」事變

1937 盧溝橋事變後,方大曾任《大公報》戰地特派員,赴前線採訪,寫出長篇報道《盧溝橋抗戰記》,配以照片發表;12月14日,上海淪為「孤島」,《大公報》拒絕送檢,斷然停刊,同時發表擲地有聲的兩篇評論《暫別上海讀者》、《不投降論》

1940 香港《大公報》獨家刊登「汪兆銘賣國條件全文」,並痛斥:「集日閥多年夢想之大成!極中外歷史賣國之罪惡!」同日,重慶《大公報》亦刊發相關消息。此後連續數日,兩地《大公報》相繼刊發多篇社評《敵汪陰謀的大暴露》《揭露亡國的和平條件》

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大公報》當天用五個前所未有的超大號鉛字「日本投降矣!」向全國人民報告抗戰勝利消息。《大公報》記者朱啟平作為隨軍記者,撰寫長篇通訊《落日》,詳細記錄日本簽字投降一幕:「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10分,我在日本東京灣內美國超級戰艦『密蘇里』號上,離日本簽降代表約兩三丈的地方,目睹他們代表日本簽字,向聯合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