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普通話和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香港人多年來對此熱度不減。怎樣讓他們學得輕鬆,事半功倍?業界一直以來都在探索這個問題。
國家語委的新版《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出台一陣子了,替換了一些舊版的內容,優化了學習方向,提升了合格要求。為了適應新版本,施教者密鑼緊鼓地調整教學方案,學習者積極地把握學習進度,都在摸索新路子。
今年的香港書展上,一本由業界權威田小琳教授和專家畢宛嬰老師、余京輝老師編著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備考教程》讓我眼前一亮。祝賀的電話打到畢老師那裏,她說他們三位簽了名,要送我一本。我喜出望外,求之若渴,約了時間地點,書到手了,迫不及待地瀏覽。
此教程針對粵語母語者的香港人,以參加普通話水平測試為目的,從語音語調到詞彙習語,從朗讀作品到說話技巧,再到怎樣考試皆有涉及,我欣喜地發現,此書可以帶領學生全面、專業、具體地備考衝刺。書中談到一些考試新規。好比三分鐘的命題說話,你若背誦稿件,或者偏離話題說一些無效話語,那就不行,扣分很厲害的。該怎麼準備?教程告誡考生得寫提綱,用詞彙和短句作提示,最好講自己的故事,用口語而不是用書面語,多說細節少說套話,避免方言詞彙一不留神溜出口等等。該教程對五十個話題做了分析,有示例供參考。
關於命題說話,我也藉此分享些許。記得曾經告訴學生Maggi,「你不妨來點『鬧着玩兒、沒轍、哆嗦、可巧、饞』之類的普通話口語詞彙。試一試,如果恰到好處地脫口而出一兩個,極有可能加持考官老師給你的印象分。」
關於拼音標註,教程很周到,用了紅色拼音表示需要重讀的詞彙;輕聲詞彙已經去除了聲調符號;繁體字也經三位專家親力親為地矯正過了。
余老師說,「機器靠不住,有些用機器轉換的繁體書籍,有不少的亂象和異體字,那是會誤導學生的,編著時非得逐字逐句地親力親為不可。」據我所知,光是矯正繁體字,就花了他們一個多月的時間,現在好了,是正導。
學習講究不走彎路走捷徑。此教程一經發行即受到師生們的關注。十多分鐘的考試,把成績托盤呈現出來之前,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複習,需要一本合適的教程。
港人學習普通話有如再學一門語言。語音、詞彙、語法,粵語和普通話之間的差異大,難點不是三個兩個。要有系統地學,要把瓶頸打開。下次說一點語音和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