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本地藝文界焦點,肯定是音樂劇《大狀王》。從二○一五年開始醞釀,到今年展開上海、北京巡演,以至香港二度重演,一路走來,十分不易。
今次香港演出,設A、B Cast,新Cast主角是梁仲恆、袁浩楊、陳書昕,合演青春組,叫人眼前一亮。梁仲恆和袁浩楊都在表演界薄有名氣;陳書昕這兩三年間出演多套影視作品,頗受注目。有他們參演,為曾看過《大狀王》的觀眾,帶來新鮮感。
老實說,原班人馬經驗豐富,鄭君熾是本地音樂劇不可多得的人才;劉守正唱得演得可忠可奸,把方唐鏡演繹得入木三分。要超越由他們擔綱主演的原版,談何容易,對新Cast觀眾要有適當的期望管理,不宜過度比較,反而應該着眼於新組合發揮了怎麼樣的化學作用。
身材高挑、樣貌俊朗的梁仲恆,基本上一出場就有男主角的氣場。而一臉孩子氣的袁浩楊,演繹少年時不幸溺斃的阿細,就像長不大似的,很有說服力。至於陳書昕,只能說不過不失,但勝在青春無敵,跟兩位男角十分合拍,不得不讚選角的心思。總括而言,新Cast合格之外,算是有驚喜。
我作為《大狀王》長期觀眾,又經常在串流平台重溫該劇原聲大碟,這次再次進場,儘管熟知起承轉合來龍去脈,但觸動位仍然觸動(譬如回鄉見宋大媽一幕),聽到〈細雪〉、〈撒一場白米〉等歌曲,仍然心動,也重新發現更多細節。所謂百看不厭,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