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潮玩產品Labubu公仔爆紅後,有眼尖網友發現,河南省洛陽博物館館藏中,竟然有一件與其「撞臉」的青銅「前輩」──一件距今兩千多年的青銅「當盧」(附圖)。
在網友發布的照片和視頻中,這件青銅器擁有圓圓的臉龐和一對長耳朵,頭身比例也與Labubu頗為相似。有網友調侃:「這才是真正的限量版!」
根據洛陽博物館的介紹,這件青銅「當盧」出土於洛陽市潤陽廣場,年代為春秋時期(公元前七七○年至公元前四七六年)。
「當盧」中的「盧」實為「顱」的通假字,指的是安裝於馬頭中央顱骨位置的馬具。作為西周至春秋時期重要的馬飾,「當盧」兼具防護與裝飾功能。「當盧」在冷兵器時代相當於戰馬的「護額甲」,其圓形主體上分兩歧角,下方垂有長方形鼻樑,不僅能保護馬匹要害,精美的紋飾也彰顯主人的身份。
在周代嚴格的等級制度下,能佩戴「當盧」的駿馬多屬貴族所有。一匹裝備齊全的戰馬,相當於古代的「豪華戰車」,象徵着權力與地位。
「當盧」流行於商周至漢晉時期的中原及北方地區。早期多為素面或僅有簡單紋飾,至西周中晚期開始出現獸面紋、夔龍紋等典型青銅紋樣,春秋戰國時期則紋飾更趨繁複。隨着騎兵取代車戰成為主流,以及鐵器普及,青銅「當盧」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這件青銅「當盧」因造型與Labubu神似而意外走紅,吸引眾多年輕遊客專程前來參觀。洛陽博物館展覽研究部主任黃超表示,這種「撞臉」現象,是傳統文化在當下煥發新生的成功案例。它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厚重的歷史變得可親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