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宣告成立,這是西藏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鞏固了西藏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的偉大成果,實現了西藏社會制度的歷史性跨越。60載風雲變幻,雪域高原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向文明進步的偉大跨越,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西藏的每一步發展都烙印着時代的深刻印記。這不僅是西藏自身奮鬥的成果,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今天的西藏更是通過全方面不斷深化改革,向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快速邁進。香港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也可以從西藏60年的巨變中汲取經驗,加快推動由治及興的腳步。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 是社會發展的安全屏障
歷史上,境內外分裂勢力一直試圖破壞西藏和諧的發展環境,「藏獨」分子曾給西藏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嚴重阻礙了地區發展。自治區成立後,西藏始終將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發展的前提,通過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依法打擊分裂活動等舉措,築牢了社會穩定的堅實防線。正是在這樣安全穩定的環境中,西藏的經濟建設、民生改善等各項事業才能穩步推進,投資者敢於扎根,創業者充滿信心,遊客安心前來,形成了發展與穩定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高水平安全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這一點在香港經歷修例風波後更有了愈發深刻的體會,香港也完全可以借鑒西藏在維護社會安定團結方面的經驗,進一步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加強法治建設,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違法活動。只有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香港才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吸引更多投資和人才,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因地制宜發揮獨特優勢
西藏自治區成立之前,曾經面臨着貧窮和落後的問題,主要依賴傳統農牧業,現代工業幾乎一片空白。為了發展西藏,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川藏鐵路攻克世界級工程難題,成就了世界屋脊的「天路奇跡」。這種以戰略性基礎設施破局的發展邏輯,恰與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廣深港高鐵貫通南北相呼應,這些「超級工程」無不印證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國家戰略的支撐作用。
這種戰略思維對香港具有深遠啟示。香港可以借鑒西藏在產業發展上對國家戰略的積極對接,更加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中,利用香港在國際貿易規則、金融服務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貿易結算等,將香港打造成為連接國家與世界的經濟樞紐,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
凝聚力量 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廣大市民
如果熟悉西藏歷史的人一定知道,西藏解放前一直推行的是農奴制,農奴基本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都難以保障。如今,西藏在民生建設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等問題,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香港在社會民生方面有着較高的起點,但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如住房緊張、貧富差距等。香港可以從西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中汲取力量。提升社會福利,優化福利分配機制,加強對弱勢群體的精準幫扶,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香港的穩定繁榮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展望未來,香港可以以西藏的發展為借鑒,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內地攜手共進,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新的飛躍,續寫更加輝煌的篇章。正如西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闊步前行,創造更多奇跡一樣,香港也必將在國家發展的浪潮中,發揮「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地位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身力量。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廣西僑聯青年委員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