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論風生/傳承抗戰精神 汲取智慧力量\黃錦良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將於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大會,包括閱兵儀式,全國各地亦有不同類型紀念活動。

在香港,抗戰主題的大小展覽和各項紀念活動,有的已經展開,有的即將拉開帷幕。這樣的社會氛圍,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為青少年了解抗戰歷史,並透過活動了解國家和香港的最新發展,創造了優越條件。不久前,香港和澳門特區政府在北京西郊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青少年搭建起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歷史文化,尤其是抗戰歷史文化的持久性國家級平台。

爆發於1931年9月18日、歷經14年的抗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這段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要永遠銘記。筆者在此分享以下四點認知:

銘記中國人民艱苦抗戰

其一、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重要組成部分,對日本法西斯的徹底覆滅起到決定性作用,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彪炳史冊的貢獻。

其二、日本法西斯侵佔中國領土,奴役中國同胞,製造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中國軍民寧死不屈,國共再次合作,奮起抵抗侵略。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形成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互配合的兩個戰場,歷經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階段,用血肉之軀鑄就鋼鐵長城。

其三、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高舉武裝抗日旗幟,倡導並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制定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方針,領導的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戰主戰場,是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

其四、香港的抗日救亡是中國抗戰重要組成部分。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立港九大隊,並在此開展抵抗,營救文化精英,支援盟軍作戰。許多香港同胞參加抗日隊伍,甚至壯烈犧牲。如今,新界沙頭角烏蛟騰村和西貢斬竹灣,都矗立着抗日英烈紀念碑。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場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大決戰,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闢了中華民族由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香港青少年要了解歷史上中國人民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抗戰,單靠課本知識和課時安排,是遠遠不夠的。了解更多史實,增添更多感受,才能更好地認識這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紀念它的深刻內涵與現實意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是對抗戰勝利的深刻總結。抗戰的煙火早已熄滅,但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要世世代代永遠相傳。

培養青少年對國家的擔當

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社會各界,尤其是教育界,有責任將這段歷史轉化為生動教材,幫助年輕一代「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開創未來」。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傳承抗戰精神,早前由香港教聯會牽頭,32個本地教育團體共同參與,成立了籌委會,推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包括:紀念儀式、抗戰史蹟遊、抗戰影片欣賞及微電影創作比賽等。這些活動,結合儀式教育、實地考察、影像回顧和創作比賽等形式,旨在將抗戰歷史轉化為生動的教育資源,使青少年增添歷史知識,感悟中華民族特質,培養對國家的擔當,傳承抗戰精神。

國家發展跨入新時代,大步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事務、維護地區和平、反對霸權主義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香港作為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實踐進入新階段,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特區選舉制度得到完善,社會邁向由治及興保持繁榮穩定。香港青少年要珍惜當下的成長環境,緬懷先烈,認真學習和實踐,了解掌握中華文化,從歷史發展演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傳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成為對國家和香港有承擔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接班人。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聯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