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以人為本

肝癌是全球「三大殺手」之一。由中大醫療團隊與內地學者領導的《刺針》肝癌委員會發表的《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指出全球逾6成肝癌病例可透過減少相關風險因素來預防,這為全球患者帶來了福音。

《刺針》作為國際權威醫學期刊之一,邀請中大醫學院團隊領導肝癌委員會報告,這是對中大科研團隊在肝癌及肝病研究領域領先地位的高度肯定。這也是《刺針》成立200多年來,首個由華人專家學者牽頭的癌症委員會報告,彰顯中國在推動全球肝癌防治策略、促進精準醫療發展上的關鍵角色。

上述報告其實也從一個側面揭開了香港人健康長壽的秘訣:優越的公共醫療體系。其優越性體現在:完善的醫療網絡,能夠提供全方位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服務;醫護人員水平高,醫療硬件設施保持世界先進水平,確保了治療效果;香港與世界同步引入最先進藥物,患者能獲得最新的治療選擇;香港還有豐富的醫療保險計劃,能有效幫助市民減輕罹患重大疾病時的經濟負擔。

歷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市民健康,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大力推動「以人為本」的醫療改革。通過強化基層醫療體系,加強疾病預防,亦減輕了公立醫院的負擔;不斷擴大慢性病治理藥物名單,讓患者可以免費獲得更多最先進藥物;為長者提供多元化安老服務,擴大醫療券計劃及適用地區,以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香港首所中醫院將在今年底提供服務,中西協作醫療將給市民提供更好的呵護。

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公共醫療開支年均增長5.6%,遠超人口及經濟增長的幅度,這體現了政府的擔當作為。與之相應的是,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由回歸時的76.8歲增至現在的84.2歲;女性由82.2歲增至88.6歲。

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香港成為舉世羨慕的長壽之都,這是香港「福地」的寫照,更是「一國兩制」優越性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