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竹門日語/重視生命教育\簡嘉明

父親先殺子女再自殺的倫常慘案,令人驚恐、嘩然、悲傷、惋惜。自殺事件在香港這個物價貴、人口多、生活節奏急促的大都會時有發生,近年若非案情嚴重,電視新聞已不會提及,令人唏噓。

涉及家長與子女的自殺案,每個個案都有不同的動機和原因,但在世人眼中卻同樣是消極不智的行為。在社會問題日趨複雜嚴重的世界,許多人因情緒問題而抑鬱自殘,已是不爭的事實,可是自我了結還要下一代被迫同樣走上絕路,絕對錯上加錯。早前荃灣一名男子疑因幼子有病及移民問題深受精神困擾,先殺家人然後輕生,釀成四屍命案的事件給社會帶來的陰霾還沒散去,前兩天油麻地又有一男子疑因欠債,先殺兩子女然後尋死。在這些倫常命案的事主眼中,生命在生活危機的打擊下,不單失去了價值,也沒有考慮下一代生存權利的餘地。

不論一家感情如何深厚,當論及生存時,家庭成員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生存、成長和老去的權利。即使是帶子女來到世上的父母,也不可任意剝奪下一代活下去的機會。

心理和精神疾病在現今的社會日趨普遍,受抑鬱折磨而引發的倫常慘案不斷出現,反映情緒問題已直接影響家庭和諧及人們對生存的看法。這危機必須盡快得到正視,要找有效的方法讓大眾曉得在困擾和痛苦中尋求協助,無論如何也要珍惜和尊重自己及他人生存的權利。當我們看到如今連一家之主的態度和責任也被扭曲,就知要認真教育及呼籲大眾重視生命已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