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家電影局9月1日發布的數據,6月1日至8月31日,中國2025年暑期檔電影票房錄得119.6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南京照相館》以28.9億元的票房成績領跑,《東極島》《山河為證》等抗戰題材影片亦備受關注。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銘記歷史,才會更加珍愛和平。縱觀中外影史,以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影片不斷出新,一些經典影片歷久彌新,至今仍觸動全球觀眾的心靈。\大公報記者 張 帥
「經典的反法西斯戰爭題材影片,都以豐富的視角和多樣的風格,展現出了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光輝以及人們為正義而戰的英勇精神。」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對《大公報》表示,電影承載着歷史的記憶,一部優秀影片會用獨特的角度與敘事,塑造出特定歷史環境下可感可信的人物形象,引發人們的共情。
多樣視角展現戰爭殘酷
饒曙光稱,《攻克柏林》與《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美麗人生》是他認為比較經典的反法西斯戰爭題材影片。其中,《攻克柏林》裏晝夜激戰的畫面,《拯救大兵瑞恩》裏百萬大軍冒着槍林彈雨登陸諾曼第的鏡頭,將戰爭之殘酷呈現在觀眾面前。電影核心是塑造真實可感的人物,《辛德勒的名單》裏以工作名義拯救了眾多猶太人生命的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讓人心生欽佩,《美麗人生》裏以遊戲謊言守護兒子童心的父親讓人笑中帶淚,引發銀幕前觀眾產生共情與共鳴。
「2016年播出的《血戰鋼鋸嶺》極致寫實,它改編自二戰時上等兵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經歷,軍醫無懼槍林彈雨,盡力拯救即使一息尚存的戰友,最終將75名受傷戰友運送到安全之地。加上教科書級的敘事節奏和音效,影片展現出小人物在戰爭大環境下對信仰的堅守,突出『人比戰爭大』的理念。」瀟湘電影集團編劇、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韓萬峰指出。
極致寫實還原歷史真相
韓萬峰對《大公報》表示,源自真實事件的電影更能震撼心靈,讓人久久難忘。另一部經典影片《鋼琴家》,也是根據波蘭猶太作曲家和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的自傳改編。在影片效果上,這類極致寫實的電影用鏡頭真實地還原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殘酷傷害,讓觀眾在觀影中加深對反法西斯戰爭歷史的了解。
在剛剛閉幕的第2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上,《南京照相館》獲頒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和最佳導演三項大獎。
「《南京照相館》廣受觀眾與評委好評,是近年來一部優秀的抗戰影片。」香港導演李力持是本屆長春電影節的評委之一。他對《大公報》指出,不同於內地以往同類題材電影,《南京照相館》沒有運用太多的血腥鏡頭,而是從一家照相館的視角,通過幾位普通老百姓的遭遇來敘說大時代的抗戰故事,讓觀眾更容易「進入」電影劇情之中。此外,電影裏即便是漢奸,也不是將其刻板地塑造為一個丑角,而是更富情感變化的比較立體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