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南京照相館》香港公映 觀眾百感交集

  圖:電影《南京照相館》成為今年內地暑期檔票房冠軍。

以抗日戰爭時期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電影《南京照相館》昨日(9月4日)在香港正式公映。電影此前於8月28日在香港上映優先場,截止上映前6天累積票房收近180萬港幣,昨日上映首日全港院線排片約160場,有觀眾在離開電影院時表示電影製作水準非常之高,故事十分感人,值得大家觀看。\公報記者 徐小惠 劉 毅

《南京照相館》由英皇電影在港澳地區發行,導演申奧此前執導的詐騙題材電影《孤注一擲》曾獲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亞洲華語電影。電影目前在內地票房已經突破29億元人民幣,觀影人次超過8207.9萬,成為2025年暑期檔票房冠軍。

「加深新一代對歷史的了解」

市民趙先生昨日到銅鑼灣英皇戲院觀看電影,他表示自己曾經去過南京,也去過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這個題材對他來說十分吸引,並認為電影拍得非常真實。作為一部反法西斯戰爭電影,趙先生表示看到了和平得來不易,他還提到,自己剛剛看過九三閱兵,「再看這部電影,感受到國家自強的重要性。」

他表示自己會將這部電影推薦給身邊的朋友觀看,亦建議小朋友最好在學校和家長的陪同下觀看,「我小時候都看過一些慘痛的戰爭紀念片,但是這部電影對戰爭殘酷的展現格外完整。」

對電影期待已久的江小姐特意選擇了戲院上映首日的首場一睹為快。她認為這部戲非常重要,「尤其是對於加深新一代對祖國的印象和對祖國歷史的了解。」她提到,自己讀書時讀到的歷史只講到清末民初,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沒有在書本上讀過,升學考試亦不會考這些內容,「現在新一代對歷史就更加不了解。」她感嘆14年抗戰是一個如此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不斷遭受的殘殺與踐踏,成為一代代國人的心頭之痛。

江小姐提到,自己的丈夫是波蘭人,他的國家也曾經歷欺凌,「他在香港住了20多年,看到中國不斷進步,每次中國人對外國人say no的時候,他都說非常為中國感到驕傲。他看到閱兵直播非常開心,看到中國人有能力保護自己,他整個人都非常興奮,說中國終於強大起來了。」

「悲劇不會重演,和平彌足珍貴」

觀眾王小姐是在香港工作多年的南京人,她形容觀影感受就是從頭哭到尾,「我的祖上曾經有7位都死在南京大屠殺這場浩劫了,相比較真實的歷史,《南京照相館》已經拍得很含蓄了。看過電影,心中只有一個念想,就是化悲痛為力量,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好自己的分內事。9月3日那天全程看完了大閱兵,欣喜見到祖國的強大,悲劇不會再重演,和平彌足珍貴。」

昨天是星期四,也有不少觀眾來戲院預訂買飛,或者看場次和時間,打算周末再與家人朋友一起「組團觀看」。

生於1945年的市民曹先生在九龍塘又一城的MCL院線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告訴大公報記者,作為日本戰敗當年出生的人,他沒有經歷過日軍炮火,是一個幸運兒。但自己的長輩一代,難免歷經日軍戰火,他想周末攜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友人,一同觀影,了解歷史,也是緬懷先烈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