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推出簡約公屋後,仍有不少市民未認同或者未充分了解有關概念,筆者之前沒有就這個政策作出評論,主要是認為個人要充分掌握有關政策的優缺點及關鍵環節,才可說出自己的看法。隨着時間積累,筆者對簡約公屋的了解更多,最近第二個落成及位於牛頭角彩興路的簡約公屋約2290個單位入伙,反映有關政策已經陸續產生作用,筆者有責任就簡約公屋與大家分享一些觀點。
簡約公屋是2022年施政報告推出的新房屋政策,其實是一個加強供應管理的政策。筆者認為政策理念應該是將短期空置的土地去興建簡約公屋,或許有關土地長遠是有其用途或者已有規劃,只是短期空置,政府就善用這個空檔去增加供應。有關土地一般只會使用約五年,日後將歸還作原本規劃的用途,這無疑是多了大量土地供應。
供應增加自然能夠令公屋輪候者快一點上車,加上簡約公屋的租金比劏房更便宜,以3至4人、280呎的單位為例,元朗攸壆路每月租金約1630元,牛頭角彩興路約2400元,屯門青福里約1600元。此外,簡約公屋建造期亦較短,如牛頭角彩興路簡約公屋第一座大樓18層高,由建造地基至完成上蓋工程,只花了17.5個月,創下香港高層建築最快的興建紀錄。
有關政策的效率,關鍵就是轉流管理,例如簡約公屋的目標是興建3萬個單位,其實這些是借來的土地,依計劃應該幾年後就要拆卸,但只要及時補充到其他閒置的土地,就等於增加了總供應。
提升公屋轉流率
簡約公屋不單要講究住客的轉流率,只要住戶真的可以如計劃五年內遷入正式公屋,這無疑是很高的轉流率。而傳統公屋的1%轉流率,加上近年房署努力打擊濫用公屋,所以轉流率提升到約2%水平,又進了一步。雖然兩者的階段性不同,但是政府重視資助房屋的轉流,政策正確。
事實上,簡約公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提供輪候傳統公屋三年或以上的申請者,以家庭申請者優先。入住人士可保留輪候傳統公屋的位置,之後遷入傳統公屋。根據最新截至2025年6月底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5.4年計算,家庭申請者本來就有較優先入住機會,輪候逾三年加上五年入住簡約公屋的時間,足夠讓有關人士按照簡約公屋原定計劃完成前上樓。
再者,選擇入住簡約公屋的人士是輪候三年或以上的家庭申請者,加上他們亦願意搬去簡約公屋,這無疑於讓輪候公屋人士按照剛需序列排隊。
當然,有關計劃成功與否在乎簡約公屋計劃原定的五年居住時間,是否如期幫到參與人士上車,這是計劃成功的關鍵。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有創意而大膽的設計,亦是時代需要,希望局方努力。 (作者為祥益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