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昨日二讀辯論備受爭議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最終在14票贊成、71票反對及1票棄權之下被否決。在處理同性伴侶事宜的整個過程,從法庭作出判決、特區政府推出法例草案,再到立法會的辯論以及最終的表決,都充分體現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各司其職,更說明立法會絕不是什麼「橡皮圖章」,而是能充分反映社會主流民意、能發揮法律所賦予功能的積極作用。事件到此告一段落,社會各界應警惕別有用心者挑起紛爭,破壞香港多元包容品質,以共同維護好和諧穩定的大局。
兩年前,終審法院在一宗司法覆核個案中裁定,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中所保證和保障的婚姻憲法自由只限於異性婚姻,並把同性婚姻排除在外。但判決同時裁定,政府須在兩年內提出替代框架,讓同性伴侶關係獲得法律承認,並訂明因承認同性伴侶關係所衍生的適當權利和責任。執行和貫徹法院的裁決和命令,是尊重法治的特區政府必須履行的責任。特區政府於兩個多月前推出相關條例,這體現了特區政府的擔當精神,更體現了對維護法治的高度責任感,值得肯定。
而從立法會昨日的表決結果,可以看到三個事實。
充分聽取公眾意見
第一,行政立法司法履行了各自職責。自香港完善選舉制度後,外間一直有一些陰陽怪氣的話,攻擊新一屆立法會只會投支持票,是所謂的「橡皮圖章」云云。但整個草案審議過程中,一直出現各種針鋒相對的辯論,各種立場都有;而正式表決結果,亦出現14票反對及1票棄權的結果。如果真的是「橡皮圖章」,這樣的結果又豈會出現?如果草案沒有爭議,又豈會出現激烈的辯論?這不正是民主制度的正常現象?
正如立法會主席及多位議員明確表示,立法會對政府提出的法案充分聽取公眾意見,進行審議表決,是依法履行職責。由於香港社會對該議題沒有共識,立法會依照主流民意最終否決法案。這與立法會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並不相悖,也證明立法會不是「橡皮圖章」。
從終審法院的判決,到特區政府推出條例,再到立法會的否決,三權各司其職,體現了相互尊重和良性互動。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亦表示,今次立法過程,對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各自按基本法履行其職能起積極示範作用,亦反映立法會認真專業的態度。
第二,社會主流價值得到了尊重。香港是多元社會,但多元社會仍然需要尊重主流價值。同性伴侶權利保障涉及社會婚姻理念、性小眾群體利益等問題,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宗教、民意等多種因素,十分複雜,處理方式沒有一概而論的「通行慣例」。唯一共通之處就是,不管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都必須尊重所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而不論是終院的判決,還是政府提出的草案,始終堅持香港的合法婚姻只包括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異性婚姻,「同性伴侶關係替代框架」並不等同於合法化同性婚姻。立法會審議期間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在收到的一萬多份意見書中反對意見逾八成,就是明確、直接的反映。因此,立法會表決的結果合乎香港社會的實際,體現了社會的主流價值。
同時也要看到,否決了草案不代表有關群體的權利得不到保護,曾國衞局長表示,政府已盡最大努力爭取社會及立法會支持,將與律政司商討下一步工作,但不會向法庭申請延長暫緩期限。
防止議題遭政治化
第三,和諧穩定局面不容被破壞。同性婚姻在全世界都是爭議話題,有些地區接受,但更多地區並不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採取的是合法、穩妥、務實、積極的態度。推出草案既尊重了法庭的判決,是維護法治的體現,而在長達兩個多月時間裏,更是積極游說議員,各界有目共睹。我們絕不能因為一條具爭議的法例,而又陷入到社會分化對立甚至對抗的局面,過往的教訓已十分深刻。
香港今天的良好局面來之不易,香港社會各界包括相關群體也能以理性客觀態度進行討論,值得肯定。但同時也要警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總是想藉機挑事,操弄該議題政治化,妄圖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阻撓香港實現由治及興。對此,一切熱愛香港、以港為家的人們需保持警惕,不被陰謀家們蠱惑,不讓亂港圖謀得逞。
昨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微信公眾號發表「港澳平」《依法穩妥處理問題 共護社會和諧穩定》文章,當中指出,「從《條例》的提出、審議和表決,人們可以看到,香港特區各方面對此問題的處理依法、穩妥、恰當。整個過程充分反映特區治理體制運行有序有效,再次彰顯香港始終堅守的法治精神,並展現了香港多元包容的品質,昭示了香港社會維護和諧穩定的意志。」
此次處理事件的整個過程,彰顯了高度的法治精神,也體現了香港社會的理性、務實的高素質討論,草案的否決無損香港聲譽,更不會損害香港開放多元包容的國際形象和營商環境,相反,香港的多元包容開放的形象,將進一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