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日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當天就促成了33份備忘錄和協議,涵蓋基建、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今日將繼續見證更多備忘錄和協議的簽署。這一事實證明,「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關鍵樞紐,香港發揮好「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既可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也能造福「一帶一路」國家的民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重要力量。
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國家及世界奠定高質量互聯互通的發展新格局。10多年來,「一帶一路」覆蓋15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最大的國際交流合作平台,推動了共建國家的交通基建項目,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福祉,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許。一些西方政客將「一帶一路」抹黑為所謂「債務陷阱」,一再被事實打臉。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充分發揮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及普通法優勢,為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最能說明問題。2023年,香港對「一帶一路」國家的直接投資超過1330億美元,為10年前的3.6倍。2024年,香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商品貿易額達2761億美元,較10年前增長近八成,為同期香港對外貿易增幅的3.2倍。在美國揮舞關稅大棒、香港一度被徵收高達145%的高關稅的巨大挑戰之下,香港外貿連續17個月上升,正是「一帶一路」國家撐起了香港外貿的「一片天」。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以來,高度重視拓展「一帶一路」市場,到訪11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上百個協議及備忘錄,結下豐碩成果。例如金管局與沙特共同出資支持創建了10億美元的基金,沙特的投資和創科論壇先後在香港舉辦,香港和沙特分別有ETF在對方市場掛牌上市;「一帶一路」辦公室與沙特投資部開展合作,為香港基建及相關專業服務進入當地市場提供支持。今年以來,香港新股上市高潮迭起,其中既有「一帶一路」國家的股票來港上市,也有相關國家的主權基金為新股上市提供支持,提升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一帶一路」的合作領域持續拓寬,由旅遊業延伸至教育、文化藝術、青年交流等。目前約110個「一帶一路」國家可免簽證來港,相關國家來港遊客的增幅最顯著;每年有4000名「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在港學習,擦亮了香港「留學港」的金字招牌。今年8月香港上演了沙特超級盃,這是此項賽事首次在東亞舉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展出香港首個聚焦伊斯蘭和中華文明之間文流互鑒的藝術展覽,彰顯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香港貿易局披露,在過去九屆論壇上成功組織約5400場商務對接會議,支持超過2000個項目的對接,直接和間接促成了30多項合作交易。其中一家香港創投公司瞄準印尼2.8億人口的大市場,通過建立智能化和半自動化的蛋雞農場,每日為當地供應100萬隻雞蛋,成為當地居民的蛋白質供應來源之一。該公司還借錢給當地農戶,幫助其完成資金運轉。
「一帶一路」前景廣闊。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鄢東昨日表示,正在研究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支持香港對外商簽更多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進一步拓展對外經貿網絡。國家是香港最堅定靠山,香港需要更加努力,更積極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持續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中,為助力國家更高水平開放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