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教育線上/香港國際學校管理層被控違協議

  圖:香港國際學校發生管理風波,圖為其淺水灣校舍。\教育局網頁圖片

香港知名私校、被評為全球150間領先學校的香港國際學校(HKIS)爆出管理風波。創辦該校的美國路德會(LCMS)昨日(11日)發聲明表示已提起法律訴訟,控告學校管理機構香港國際學校協會(HKISAL)嚴重違反營運協議,把學校變成一所專為少數富豪與特權階層服務的精英學府,要求管理層糾正,否則會收回淺水灣校舍,另開新校。

HKISAL同日發聲明反駁,形容有關指控「具誤導性」,強調學校的一切運作如常。教育局表示現階段不評論事件,將密切留意情況。\大公報記者 莫思年

美國路德會本周三(10日)入稟高等法院,指控HKISAL涉嫌多次且持續嚴重違反協議。根據入稟狀,美國路德會指控HKISAL管理模式猶如商業機構,在坐擁超過28億港元的龐大財務儲備下,仍不斷向家長收取高昂學費及債券。學校在2024財政年度的淨營運溢利高達近3億港元,過去五年的累計溢利更接近8億港元,但向學生提供的獎學金總數未達協議要求,亦未能優先開放予有英語學習需要的兒童入讀。美國路德會認為,這些資金應用於降低學費、增加獎學金,而非累積財富。美國路德會又指稱協議要求學校致力向學生傳授基督教福音,但該校小學的宗教課程,竟然教學生深入了解各種宗教,學生社團更推廣同性平權活動。

要求糾正 否則收回淺水灣校舍

此外,美國路德會亦指控HKISAL拒絕任命由其所委派的校長人選,違反協議,過去多年一直試圖與HKISAL低調溝通解決問題,以保護學校聲譽,惟對方態度強硬,最終只能尋求法律行動解決。

美國路德會尋求法庭頒令強制HKISAL遵守協議,要求對方糾正,索償近175萬美元(約1363萬港元),否則將要求HKIS遷出淺水灣校舍,以便與教育局合作,在原址成立一所全新的「香港太平洋學校」(HKPS)。美國路德會表示,新校將提供更低廉的學費,不收取優先入學債券,並提供更多獎學金及助學金名額。

管理方:指控有誤導 運作如常

HKISAL昨日回應指,不接受美國路德會所作出的缺乏事實根據且具誤導性的指控,稱多年來一直與美國路德會持續商討,期望能夠和睦達至一個符合學校最佳利益的解決方案,對美國路德會在此情況下仍選擇發起訴訟深感失望,強調學校的一切運作如常。

教育局對事件表示,由於法律程序仍在進行,現階段不評論事件,當局將密切留意情況,確保事件不會影響該校學生。教育局亦表示,一直密切監察全港學校、包括國際學校的管治與運作,當中最首要關注是學與教的質素及學生福祉。

美國路德會於1966年創辦香港國際學校,同時為該校淺水灣校舍的註冊業主。HKISAL於1974年成立,代美國路德會管理香港國際學校,當時簽訂營運協議運作。香港國際學校經歷數次擴建,現時小學低年級及高年級校舍設於淺水灣,中學部設於大潭。淺水灣校舍現設有六個操場、自助餐廳、游泳池等設施。

該校在2020起,獲《The Schools Index》 評為全球150間領先學校,知名校友包括藝人謝霆鋒、麥浚龍、陳冠希及鄭子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