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中方近日宣布,將新建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央媒公眾號「玉淵譚天」12日發表文章指出,在黃岩島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的又一行動。這標誌着,中國在南海的管理進入新階段。
文章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未來在不影響保護自然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相關機構可以組織開展參觀、旅遊等活動。核心區禁止任何人進入,如果因科研需求,確實必須進入核心區,需要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中方設立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消息公布後,菲方跳出來稱,對中方的行動表示「強烈抗議」。菲方的跳腳恰恰說明,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設立,需要放在更廣闊的南海治理脈絡中去看待。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施余兵表示,中方此前在黃岩島的行動,主要是人民解放軍戰備警巡以及海警的執法巡查,近幾年,我們聚焦生態保護,逐項疊加,多主體並行。
管理逐步走向精細化的體現
去年7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黃岩島海域生態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同年11月,中國又公布黃岩島領海基線,對黃岩島主權明確宣示;今年9月,新建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多類主體參與黃岩島事務,是中國在南海的管理逐步走向精細化的體現。中方在南海管理上層層推進,從主權宣示到執法常態,再到生態治理,一步步夯實管轄基礎,避免了外部勢力期待的直接衝突。在這個過程中,解放軍、海警等各司其職,共同構成了對南海主權與利益的守護。當下,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設立,不僅僅是一個生態保護的動作,它更是一個信號:中國的南海治理,正從應對「挑釁」,轉向長遠「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