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島內喧騰半年的「大罷免」雖然已於上月結束,但餘波蕩漾,批評聲不斷。曾任台灣英語影音串流平台「Taiwan Plus」主管職位的英國籍新聞工作者艾永青(Ed Moon)因不滿民進黨及其側翼在「大罷免」中的極端行徑而於最近辭職離台。該事件受到台灣社會高度關注。有台媒一針見血地指出,在民進黨執政之下,台灣輿論環境已經嚴重「綠化」,不少媒體平台成為民進黨塑造虛偽形象的工具。民進黨對於媒體的態度就是全盤掌控,聽話的給糖吃,不聽話的關台。中天新聞台就因為立場與民進黨當局不同而於2020年不獲「牌照」續期被迫關閉。如今艾永青事件再次拆穿民進黨當局政治干預新聞自由的真面目,更揭露了綠營極端政治勢力對異己者的無端滋擾。
在台灣生活工作超過十年的艾永青於9月初在社交媒體發布題為「(My)Great Taiwan Recall」的文章,坦言台灣昔日「熱情而理性的公共討論空間」已消失,如今被「極端言論與政治動員」佔據。他指出,賴清德上任後,民進黨當局在未掌握民意機構過半席次的情況下,企圖通過推動「大罷免」,扭轉席位劣勢,並刻意將其包裝成民間團體的自發行為,試圖掩蓋其背後的政治操弄本質。其間,民進黨當局在未出台新法律的情況下,針對性鎖定打擊在台陸配,從民選政治人物、相關領域網紅到普通陸配居民均受波及。而令艾永青決定辭職的導火線是他所做的相關報道未能符合民進黨的政治立場,使他與家人都成為綠營極端人士的攻擊目標。
其實,稍有政治常識和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完全沒有正當性,因為民進黨只是隨便給國民黨「立委」扣上「親中」的帽子或指責國民黨「立委」刪減政府預算就掀起罷免行動,這根本就是一場粗暴野蠻的政治鬧劇。在艾永青發文控訴民進黨的荒唐行徑前,向來對台灣方面友好的日本媒體早前也批評民進黨當局主導的「大罷免」是「意在排除在野黨」,更直接點名「賴清德政府的責任重大」。島內學者指出,「大罷免」令日本輿論對賴清德執政風格的負面評價浮上枱面。
賴清德和民進黨掀起「大罷免」根本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島內,「大罷免」重挫賴當局聲望,再次暴露民進黨只顧謀取政治利益、漠視民生福祉的政黨本質;在海外,「大罷免」令台灣方面的「民主招牌」蒙塵。民進黨當局一直把自己塑造為「民主典範」,並多次聲稱要與美西方組成所謂「民主聯盟」、「民主供應鏈」,以此對抗中國大陸。但實際上,民進黨披着「民主外衣」幹着戕害民主的勾當。它執政這九年來,濫用行政和司法資源,公然迫害主張兩岸交流和支持統一的政黨、團體與人士;操控媒體,豢養網軍,鉗制輿論,肆意打壓異己,製造「寒蟬效應」;自編自導認知戰鬧劇,製造「信息繭房」,誤導輿論,煽動「反中抗中」。
「大罷免」讓國際社會看清了民進黨當局破壞民主法制的真實嘴臉。艾永青的遭遇不過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