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一方之言/從「中間人」到「賦能者」\方 璇

  圖:香港憑藉推動科技與創新,能夠協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升產業升級和數字轉型,還能在全球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2025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香港圓滿閉幕,論壇主題「合作求變,共建未來」標誌着「一帶一路」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香港在這一過程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商機與使命,亟需轉變其角色,從過往的「中間人」向「賦能者」和「創新策源地」邁進。

香港的現有角色

香港自2016年起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已成為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一帶一路」的重要窗口,並充分發揮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以下是香港在這一倡議中的三大核心功能。

(1)「超級聯繫人」的橋樑功能。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結構使其成為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這一角色不僅體現在對內地企業的支持,也為國際企業提供了進入內地市場的關鍵通道。香港的普通法體系和透明的商業環境,使其成為企業雙方的信任基礎。

(2)專業人才與服務。香港憑藉其教育體系和專業機構,培養出大量熟悉國際規則的專業人才,能夠在項目評估、合同制定及爭端解決方面提供高水平服務。此外,香港的仲裁和調解機制得到了國際的廣泛認可,為「一帶一路」商業合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3)金融服務的優勢。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的金融市場成熟且產品多樣,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了必要的資金支持。此外,香港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可以降低匯率風險並降低交易成本,特別是在推動可持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香港的綠色金融發展趨勢與全球低碳轉型的需求相脗合。

定位的未來展望

從「中間人」到「賦能者」與創新策源地香港的角色需要轉變,未來的發展重點應放在創新與可持續性上,以應對全球數字化潮流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新需求。

(1)推動金融科技創新。金融科技(FinTech)是未來的關鍵驅動力,香港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可以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IoT)技術,發行和交易數字綠色債券,確保資金用途的可追溯性。借助人工智能(AI)和大數據技術,香港能對環境、社會和管治(ESG)風險進行更精確的評估和定價,吸引全球資本投向可持續項目。

(2)城市管理與基建科技。香港在城市管理和基建技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能夠為其他「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智慧交通、智能建築、廢物管理和智慧港口等技術的輸出,將提升新興城市的基礎設施水平,實現跳躍式發展。

(3)成為國際數據樞紐。香港擁有與國際接軌的法律體系和數據保護規範,能夠發展成為可信的國際數據樞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企業提供數據託管、清算和合規解決方案,探索基於「數字信任」的數據跨境流動沙盒,為企業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創新方案。

轉變的必要性

香港需要認識到,成為「賦能者」和「創新策源地」不僅是未來發展的選擇,更是應對全球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一轉變需要:

(1)建立跨境合作平台:促進香港企業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搭建科技交流與資金對接的橋樑,以便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場。

(2)加強創新研發: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吸引國際企業在香港設立研發中心,推動技術創新,增加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

(3)培訓和吸引專業人才:加強對金融、科技及法律等領域專業人才的培訓,以滿足「一帶一路」的需求,並提升香港的全球競爭力。

構建「創新策源地」

「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香港憑藉其國際化優勢、專業服務能力及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作用,已成為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香港未來應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積極拓展新興領域的商機,真正實現從「中間人」到「賦能者」和「創新策源地」的轉變。透過推動科技與創新,香港不僅能夠協助沿線國家提升產業升級和數字轉型,還能在全球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這不僅為「一帶一路」注入新動能,還能為香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鞏固其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真正實現「合作求變,共建未來」。

(作者為香港中國企業協會財會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