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瓜 園/包書皮\蓬 山

現在買書,包書皮幾乎是道必備的工序。很多大的書店,有自助的包裝紙,供客人自取。小的書店,有的店主或店員,則會親手包上一個印有店名和徽記的書皮。

包書皮的好處,首先是保護書籍乾淨完整,避免破損;同時,又可保護私隱。捧着書在地鐵、巴士或飛機上閱讀的時候,難免有人看到書名而投來怪異的眼光(甚至很冒犯地偷拍並發布到網上)。

筆者某次在飛機上捧着一本《官場現形記》,就接收到了鄰座女士略加掩飾的鄙夷─「你怎麼看這種書啊?」她大概以為筆者是那種醉心「考公」執念的「官迷」吧。正如有人會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誤認為是冶金技術教材一樣。而有了一個書皮,就像戴上口罩和墨鏡,或者糊上一層厚厚的海泥,無辨妍媸,也就省卻許多尷尬。

閒暇時,自己動手包書皮,也是樂事一件。比如那本厚厚的《官場現形記》,當天晚上就被我包了起來。當時書架上恰好有一張Sarah Brightman的銅版紙海報,順手拿來一用。結果,她的鼻樑正好與書脊重合,兩隻藍瑩瑩的眼睛分別在封面和封底凝視。這個無心插柳的DIY,甚至有點解構主義的小小成就感。

包書皮的物料,以銅版紙的海報、掛曆,或者牛皮紙為上品。前者光潔爽利,後者厚實有質感。報紙不結實,摺痕處容易磨損,但也會有意外小驚喜。

比如,用一張晚報給《局外人》包書皮。包好之後又發現,封底那一面的報紙,正好刊登着一則市民政局的新聞,該局在全局內部充分開展大討論,發動幹部職工的能動性,分頭幫扶困難市民。「局外人」被「局內人」被包住了。這點黑色幽默,與《局外人》的「調性」倒也算是契合,相信加繆也不會有意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