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未來挑戰/政界倡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

多位政界人士認為,香港的創新指數全球排名上升,是創科生態持續改善和政策支持見效的積極信號。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指出,未來香港創科發展一是將優秀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是關鍵挑戰,需要進一步完善成果轉化機制;二是深化區域協同,真正實現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軟聯通」,讓創新要素自由流動;三是培育創科文化,需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譚岳衡呼籲擴大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規模,由100億元增至200億元,撬動千億級創科基金群,設立天使母基金、戰略投資母基金等,以支持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鏈發展。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期望,政府繼續協助中小企業應用AI等新科技以提升競爭力及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新興市場;在中小學進一步加強STEAM教育以及加強兩地合作,推動大灣區網絡、算力、數據的一體化等。\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