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會內外/嚴打黑工保就業 警惕政策被抹黑\陳克勤

近期,非法勞工問題有上升趨勢,備受社會關注。民建聯日前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會面,就該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並提出多項建議。加強打擊非法勞工的措施,不僅是維護本地勞動市場秩序及保障港人就業機會,也是避免「一簽多行」等政策被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刻意放大個別違法行為以抹黑政策,有關部門需要對此保持警惕。

香港非法勞工問題出現新變化和挑戰,已由傳統行業擴散至更多的服務領域,包括裝修、外賣配送、網約車等。執法部門在早前的打擊行動中,拘捕了多名來港非法工作的內地攝影師和化妝師,他們透過社交媒體招攬生意,由於兩地服務業價格的差距,引致一些僱主和個人鋌而走險,選擇不合法的服務。根據保安局數據,今年第三季至今,入境處打擊非法勞工的執法達3500次,單以八月計,共拘捕了173名非法勞工和67名僱主,反映問題的嚴峻程度。

建立常態化聯合執法機制

上述情況亦令一些人對「一簽多行」政策產生負面看法,認為是由於政策放寬,導致非法勞工問題更加嚴重。但事實上,據入境處紀錄,自去年12月恢復並擴展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簽注,持相關簽注來港而因非法工作被捕者,月均人數為4.1,僅佔持有此類簽證的十萬分之一。可以見到,現時由於政策所衍生的負面影響只是零星現象。若因此而暫停「一簽多行」政策,無異於因噎廢食。

另一方面,黑工產生的問題和社會影響,亦提醒政府絕不可輕視問題,更要積極制定更加有效的方法堵塞政策漏洞,阻斷違法誘因,避免社會對相關政策產生負面效益大於正面的觀感。事實上,無論是「一簽多行」抑或是「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都在實施後產生問題,對本地勞工市場造成影響。

有鑒於此,民建聯認為,入境處與勞工處必須加強合作,建立常態化、高頻率的聯合執法機制。兩部門應定期針對高風險行業,進行更加頻繁的突擊巡查與隨機抽查,並引入「黑名單」制度,對曾聘用非法勞工的僱主實施重罰及重點監察,形成持續的阻嚇力。同時,應設立跨部門情報小組,利用大數據分析,追蹤異常出入境紀錄、金流、社交媒體賬號活動,提前識別可疑人士,將執法關口前移。

加強宣傳和警示教育

在網絡層面,政府應積極監察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包括小紅書、抖音、Facebook、Instagram及即時通訊群組,打擊利用「一簽多行」簽注來港從事非法工作的行為,可以設立「社交媒體投訴熱線」及網上舉報平台,鼓勵市民和業界舉報可疑賬號或帖文,並由專責隊伍跟進,對查實個案即時採取執法行動。

此外,可與平台營運商建立合作機制,對發布非法工作資訊的賬號進行封鎖或限制,切斷其招攬渠道。政府同時可在各個口岸加強宣傳教育,透過橫額、短片、單張及二維碼,提醒內地旅客「一簽多行」僅限旅遊,嚴禁工作,違者一經定罪,不僅會留下刑事紀錄,更影響日後出入境。

「一簽多行」政策本身並非非法勞工問題的根源,但若缺乏有效把關,便容易被別有用心者利用。相信政府會以「零容忍」態度,強化跨部門協作、科技應用、宣傳教育及跨境聯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維護香港勞動市場的公平與秩序,讓「一簽多行」繼續發揮促進經濟、深化兩地交流的正面作用,而非成為社會矛盾的導火線。民建聯亦將繼續跟進相關議題,監督政府落實各項措施,並適時提出優化建議,與社會各界攜手,杜絕黑工,共建公平就業環境。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