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昨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表示,特區政府將着力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在西九推動建立完整的藝術品交易生態圈,並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為本地及國際和內地文藝機構和從業員提供專業培訓。此外,康文署亦將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更多元增值活動。\大公報記者 劉毅、顏琨、郭悅盈、李兆桐
施政報告指出,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特區政府將大力打造香港成為全球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吸引更多國際拍賣行、畫廊及專業人才落戶。包括:擴建機場城市藝術生態圈,集藝術創作工作室、畫廊及藝術貿易於一體,建設大型藝術品倉儲及配套設施;強化國際藝術品交易平台,與巴塞爾藝術展深化合作,鞏固香港為區內唯一主辦城市的地位;與業界就藝術品交易的稅務、融資、人才等範疇進行研究,探討適用於香港的政策措施。
年底啟用西九碼頭
施政報告續指,西九將建立藝術品交易生態圈,會在明年推出項目包括:與將於2026至2027年落成的藝術廣場大樓發展商商討租賃策略,吸引更多藝術品交易產業鏈企業,例如畫廊、保險公司、家族辦公室等進駐;建立藝術品修復國際合作網絡,提供專業培訓和實習機會;系統化擴展策展、文物修復及藝術行政人才等專業領域培訓。同時,為推動西九文化區多元發展,西九將舉辦更多大型活動,包括第二屆「香港國際文化高峰論壇」、「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2026年年會」等,並將在年底啟用西九碼頭,提升西九交通便利,加強文化藝術、娛樂消費和旅遊互動發展。此外還將籌劃音樂劇《大狀王》進行更多內地巡演,將其打造為經典長演音樂劇。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將舉辦更多國際大型活動,落實「引進來、走出去」策略,將西九打造成為國際文化品牌,並推動文創旅遊和產業發展。
香港資深藝術顧問、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文化管理學系客席講師伍常對此表示,施政報告提出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明確香港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定位,有助吸引周邊藏家前來交易。他認為,西九文化區建立完整藝術品交易生態圈,吸引產業鏈企業進駐藝術廣場大樓,可推動畫廊、保險公司等相關服務發展。
對此,位於西九文化區的富藝斯方面表示,藝術產業需要更多支持,政府願意推動,值得肯定。今年九月底是首次三大國際拍賣行在香港同期舉行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這是繼在港投資設立空間和拍賣廳後,首次向倫敦及紐約看齊,顯示香港藝術市場正持續邁向國際化。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文體旅深度融合是施政方向,局方將發展文化及體育品牌項目、提升景點吸引力等,為「拚經濟」貢獻力量。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暨行政總裁胡恩威認為,西九應集中力量發展文旅產業,與內地乃至亞洲文旅集團和專業演藝機構合作,以吸引更多投資和合作。
致力培訓文藝人才
對於成立「西九文化區學院」,提供專業培訓及推動本地文創產業發展,伍常認為這將為文藝從業者提供專業課程,依託M+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機構,可吸引內地及周邊人才來港學習策展及藝術行政,豐富本地人才儲備。
香港美協主席林天行表示,雖然尚不清楚「西九文化區學院」具體科目安排,但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有意投身藝術事業的年輕人,對本地文化藝術界是一件好事。他同時指出,香港匯聚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和人才,一直是高端藝術品交易市場,政府打造香港成為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正逢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