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議事論事/強化頂層設計 凝聚共識謀發展\鄭翔玲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這份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的施政報告,高瞻遠矚、綱舉目張,既有登高望遠的視野,又有腳踏實地的具體操作,為香港未來的發展規劃了清晰的藍圖,充分體現了李家超及其領導的特區政府敢於擔當、積極作為的施政風格。我對此表示熱烈歡迎和堅定支持!

自上任以來,李家超帶領管治團隊,堅定維護國家安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着力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積極應對全球複雜經濟形勢的挑戰。香港社會迅速擺脫困擾,由治及興的步伐穩健有力,一路向好。這份施政報告正是特區政府過去三年多在堅實工作基礎上,承前啟後、開拓新局的集中體現,彰顯了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為香港謀發展、為市民謀福祉的堅定決心與卓越能力。

打破行政壁壘高效發展北都

新一份施政報告關於北部都會區的系列部署,尤為引人矚目,其戰略高度、創新思維與執行決心,標誌着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的征程進入了全面加速的新時期。北部都會區不僅是解決香港土地房屋問題、促進產業多元化的關鍵所在,更是香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度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戰略節點。為將這一宏偉藍圖高效轉化為現實成果,報告提出一系列突破性、系統性的具體措施,令人振奮:

首先,強化頂層設計,彰顯領導決心。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設立三個專門工作組,極大提升了決策與協調的層級與權威。這表明發展北部都會區是關乎香港全局的「一把手」工程,有助於打破以往跨部門、跨領域的行政壁壘,確保規劃能夠以最高效的方式得到落實,展現了行政長官親力親為、敢於擔當的領導風範。

其次,創新開發模式,注重可持續性。報告提出「制定北都各發展區的營運模式」,意味着北都將超越傳統政府主導的單一開發思路,積極探索引入市場力量、採用公私合營等多元化、高效率且財務可持續的創新模式。這將有助於吸引全球優質資本與管理經驗,確保北都建設既高質量又具經濟效益。

第三,匯聚頂尖智力,打造人才高地。「推動北都大學城建設」是一項極具前瞻性的舉措,它旨在通過集聚高等教育與科研資源,形成強大的「人才磁石」效應和「創新輻射」源點,直接將北都的發展錨定在知識經濟與創新科技的高起點上,為香港的創科產業發展和「新型工業化」提供源源不斷的核心動力與智力支撐。

第四,破除制度壁壘,提升行政效率。報告提出「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直面過去大型項目推進緩慢的痛點,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簡流程、明確權責、壓縮時限,將顯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一流的營商與發展環境,讓項目能夠快起步、早落地、見成效,這是政府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提升治理效能的深刻體現。

第五,完善法律保障,確保行穩致遠。報告提出「訂立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律」是極具魄力的法治保障措施。通過專門立法,可以為北都的發展規劃、土地徵收、資金安排、環境保護、產業政策等提供清晰、穩定且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和制度框架,確保各項開發工作於法有據、有序推進,為投資者和市民提供長期穩定的信心保障。

此外,新一份施政報告在經濟、教育、人才、科創領域提出了務實進取的政策措施。

「組合拳」推動高質量發展

報告提出,政府會把握香港出口平台優勢,鞏固香港國際中心地位,發揮金融、貿易、專業服務、供應鏈管理、專業網絡等優勢,創造就業和收入,進一步推動總部經濟,帶來更多商機;有序推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建設,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優化人才政策,吸引指定技術專才來港,推動產學間人才流動,加強人才辦招攬和支援人才工作,進一步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會成立「AI效能提升組」,推進AI+發展,落實AI政務,以及促進AI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提升社會效率;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推動低空經濟,支持惠民科研,並引入龍頭創科企業落戶香港等。這一系列措施涵蓋頂層領導、運營模式、人才聚集、行政改革、技術應用與法治保障的「組合拳」,體系完整、環環相扣、切實有力,充分展現了特區政府致力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宏大決心、周密思考和科學精神。

我們堅信,在行政長官李家超的堅強領導下,特區政府必定能團結社會各界,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克服一切挑戰,將香港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和諧、更加美好。香港中華聯誼會必將繼續凝聚愛國愛港力量,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護航「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我和香港中華聯誼會成員必將發揮各自企業的優勢,調動各方資源,全力支持施政報告各項政策措施落地實施,支持香港拚經濟、惠民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並肩前行,香港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璀璨的明天!

香港中華聯誼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