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商品篇/新設「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 建國際黃金市場

  圖:香港是實物黃金交易熱門地,成交額位列全球五大。

【大公報訊】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大宗商品策略委員會」,加強大宗商品政策的頂層設計和長遠策略制訂。同時,加快建設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其中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並推動更多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

目前,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已批准8個在港交割倉庫,當局將於2026年上半年修訂法例,為大宗商品貿易商提供半稅優惠,吸引它們落戶香港,帶動香港船運及專業海運服務需求。

拓展黃金倉儲 目標三年超2000噸

至於推動國際黃金交易市場方面,施政報告提出,推動香港機場管理局及金融機構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3年超越2000噸為目標,建造區域黃金儲備樞紐。此外,透過建立香港黃金中央清算系統,為國際標準黃金交易提供高效可信的清算服務,並邀請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為未來與內地市場互聯互通做好預備。

張德熙:冀場外交易納入結算系統

香港黃金交易所主席張德熙表示,對施政報告的框架感到興奮,畢竟香港一直是實物黃金交易的進出之地,不論貿易、成交額都佔世界前五大位置,當中不少成交屬於場外交易(OTC)。他認為,要真正把香港打造為世界黃金交易中心,亦應重視OTC市場,期望當局把OTC交易納入結算系統,有助保障買賣雙方,同時提高國際認受性。

金交所前身為金銀業貿易場,貿易場早在2000年向特區政府建議設立黃金倉儲,到2005年拍板在機場附近設立,當年規模只有150噸。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在港拓展黃金倉儲,以3年超過2000噸為目標,張德熙認為,這是依據香港目前每年約500噸至800噸實貨黃金交割,加上未來納入的OTC,以此作為基準,設立一個2000噸的倉儲是適合的做法。

至於香港將會成立黃金行業協會,建立與特區政府和監管機構的交流平台,加強推廣及吸引「一帶一路」客戶,強化人才培訓。張德熙認為,特區政府旨在除了黃金交易所以外,更加廣納其他業界持份者,金交所亦會參與其中,全力協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