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2025施政報告 金融篇/港股市場改革 研結算縮至T+1

  圖:施政報告提出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市場指可提升結算參與者和市場中介機構的資本效率。/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提出持續強化本港股票市場,具體措施包括:透過「科企專線」協助內地科技企業來港融資;進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結構性產品發行機制;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探索縮短股票結算周期至「T+1」;推動更多海外企業來港第二上市;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以及推動港股人民幣交易櫃台納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即港股通)。\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市場最關注的其中一項為結算周期改革,港交所(00388)7月曾刊登有關縮短股票現貨市場結算周期至「T+1」的討論文件,即結算(證券和款項交收)將於交易後一個營業日進行。縱觀全球,近年印度、美國及美洲地區多個市場改為實行「T+1」結算周期,澳洲、歐洲經濟區、英國及瑞士等其他市場也在積極研究推行類似轉變。預計未來兩年內,按交易價值計,全球股票88%的交易將採用「T+1」或「T+0」結算周期。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備受矚目。李家超表示,恒生指數自年初至今已上升逾兩成,每日平均成交額近2500億元,較去年幾乎倍增。新股集資額至8月底累計逾1300億元,按年多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市場早前討論聲音稱,「T+1」有助於降低市場未交收股份的風險,並提升結算參與者和市場中介機構的資本效率,或可為港股錦上添花。

港交所:拓寬港金融生態圈

對於新一份施政報告,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表示,多項措施涵蓋一級和二級市場以及跨資產類別,將有助推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拓寬香港的金融生態圈。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補充指,歡迎報告中所提出的措施,將有助於香港市場進一步豐富在證券、固定收益和貨幣、商品及碳市場等領域的產品種類,推動市場多元發展。

會計師行普遍肯定措施。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表示,該行亦建議特區政府考慮德勤早前就「深化資本市場及提升流動性」的其他關鍵建議,包括分階段延長港股交易時段,便利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短期減免人民幣櫃台交易買賣印花稅,以提升港股對人民幣投資者的吸引力;推出海外公司上市專線,便利東盟等全球南方市場企業來港融資;以及透過稅務優化政策,吸引國際企業來港進行雙重上市。德勤認為,上述建議若能與本次報告中的舉措結合,將能合力提升香港股市的流動性與國際吸引力。

團結基金倡降港股通門檻

互聯互通方面,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水志偉建議稱,其他現有機制可繼續加強,以提升使用度。例如,現時港股通的內地投資者門檻為賬戶餘額超過50萬元(人民幣,下同),當局可適當降低門檻。另續稱,可考慮在「跨境理財通2.0」的基礎上,將個人投資者額度由300萬元進一步提高至800萬元,並擴展合資格基金範圍至所有風險級別(R1至R5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