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為香港加快邁向由治及興作出了系統規劃部署。報告亮點紛呈,從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到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從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到破解民生難題,從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到勇於改革破局提速發展,體現了李家超和特區政府的改革決心和責任擔當,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中央對香港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報告首推部門首長責任制並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將問責制具體化、明晰化,各部門首長需為既定目標負起責任,改變過去職權模糊、效率不彰、互相推諉的弊端。它將績效目標與官員問責直接掛鈎,形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獎罰分明的管理系統。用廣東俗語來形容,過去的問責是「不管麻鷹管雞仔」,而今後是「雞仔要管、麻鷹更要管」,強化治理能力。這是落實「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的有力體現。
北部都會區建設提速增效是施政報告的重要內容,尤其體現李家超改革破局的魄力。北都關乎香港未來幾十年乃至百年的長遠發展,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但一直面對土地開發程序繁瑣等問題。施政報告有的放矢,宣布成立由李家超親自督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三個小組推進具體工作,這種垂直式管理模式將能破除積弊,加快發展速度,將北都打造成香港經濟新引擎。
經過政府過去三年的努力,北都的基本規劃已出台,現時是加快發展期,是提速引入產業和重大項目的最佳銜接期。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旨在簡化行政程序,拆牆鬆綁,以新思維制訂北都各發展區的營運模式,包括推動大學城建設,以及訂立加快發展北都的專屬法例等。政府亦會以更快、更靈活的方式與業界商討落戶細節,創造更多高收入的優質職位及提升生產力。
AI發展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也是香港推進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力。施政報告宣布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和指導政府部門於工作中有效應用AI技術、研究重組工作流程及推動部門科技革新,提升效能。報告就AI人才培養、算力建設、數據分析、場景應用乃至支持中小企應用AI等全鏈條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展現了特區政府的長遠布局和落實能力,也是「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的積極體現。
李家超不謀求以「短期派糖」博取一時掌聲,而是直面住房、醫療、養老等深層次問題,包括加快公屋建設、拓寬置業階梯、增加託兒設施、完善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突破性舉措,處處體現出對市民急難愁盼問題的精準回應。昨日李家超出席電台烽煙節目,解釋為何不派消費券,指出若人均派發5000元,庫房需支出300億元,而同一筆錢可以再造一個啟德體育園。這種務實的態度,對香港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但投資未來不代表忽視市民福祉。李家超昨日接到一名照顧者的求助後,讓對方留下聯絡方式,社署隨即跟進,上門家訪,為其提供適切協助。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與「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要求高度契合,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施政報告為香港未來發展描繪藍圖,把握了時代脈搏,抓住了歷史機遇。報告中處處可見的國家意識和大局觀念,體現香港將自身發展置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洪流中謀劃推進。我們相信,在李家超行政長官帶領下,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一定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凝聚強大共識,提升執行力,將美好藍圖化為生動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