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港事港心/提升治理能力的關鍵一招\葉建明

香港公務員制度改革實現新的突破。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填補了治理體系中的潛在漏洞——高級公務員問責真空,這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一步。建立責任制將有效改善公務員的工作效率,真正展現良政善治新氣象,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治理層面的根本保證。

截至2024年底,香港共有超過17萬名公務員,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的2.3%,其中約1400人屬首長級人員。這支隊伍以高效專業、廉潔公正著稱,作為維持香港社會穩定和繁榮的核心力量,公務員隊伍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在執行政策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是香港保持獨特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

本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對更好發揮公務員隊伍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採取了諸多改革,包括更新《公務員守則》、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獎勵計劃、檢視《公務人員(管理)命令》和《公務人員(紀律)規例》等。尤其是建立「全政府動員」機制,確保當重大危機出現時政府能立即動員公務員組成應急隊伍處理事故,在颱風災害善後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強化部門首長責任擔當

然而,「重聲明保證、輕盡職調查」的管理文化和所謂「程序優先」的工作慣性,束縛了香港公務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特別是當要求站位高度和應對新型挑戰時,難免在思維理念和處理方法上存在缺失,甚至對香港發展造成一定阻礙。李家超也坦言,政府執行部門和人員為數不少,難免會有個別部門出現問題的情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加速演進的環境下,香港面臨的內外部情況複雜且多變,亟需一支專業、高效且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公務員隊伍,提升香港治理水平實現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的緣由和目標正在於此。

這是對提升特區治理能力的堅決踐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明確指出,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是把香港特別行政區建設好、發展好的迫切需要。要加強政府管理,改進政府作風,樹立敢於擔當、善作善成新風尚,展現良政善治新氣象。去年底,習近平主席在澳門再次強調,着力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推進公務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加強管治隊伍建設,完善廉政監督體系。李家超將「進一步強化治理」放在今年施政報告的突出位置強調,顯示了特區政府對提升治理水平的高度重視和責任擔當。

這也是理念上的重要突破。自2002年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以來,特區政治任命官員的權責和獎懲較為清晰,但高級公務員(包括部門首長等)的工作責任並沒有十分明確的評判體系和標準,政治問責和行政問責的界限並沒有劃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務員的責任意識和整體管理水平。正如李家超所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強化部門首長的責任擔當,清楚強調部門首長須負責建立好管理團隊,並帶領其高級公務員共同做好管理人員和運作系統的工作。只有如此,公務員隊伍才能持續優化工作流程,不斷提升部門效能,為特區治理作出更有效率的貢獻。

清晰制度實現優勝劣汰

這更是縝密的制度化安排。從建立責任制的目的,到調查機制的分級,再到獨立調查小組和啟動機制的設計,形成了一套完整有序、程序清晰的考評制度,可以有效促進領導責任的培養和工作實績的改進,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它與公務員評核機制形成合力,對公務員這一香港治理的關鍵力量實現了全覆蓋,以制度設計鼓勵優秀公務員精益求精,並適當處理能力不足或行為有缺失的人員,實現了優勝劣汰。值得稱讚的是,施政報告還與時俱進,在政府工作中創新性引入人工智能的角色,進一步強化了治理效能。

今天的香港正站在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上,要順利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民生持續改善,就無可避免要面對改革,任何群體都不例外。作為特區治理的重要基礎力量,公務員隊伍在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促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當前的內外形勢,公務員尤其是高層級人員需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從維護香港長治久安的高度出發,真心接受監督和問責,夯實「愛國者治港」的基礎。香港社會也需要全力支持施政報告提出的此項改革,因為這是更好實現施政目標和真正提升治理水平的前提條件。只有以團結的姿態面對,以負責的態度工作,香港才能真正實現由治及興,並為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