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北水爆買港股 今年淨流入逾1.1萬億

  圖:港股昨日微升0.25點,收市報26545點。\中新社

【大公報訊】恒指公司統計數據顯示,自港股通啟動至今,過去10年資金流入量持續增加,由2014年僅131億元,到2024年已增至8079億元,上升超過6倍。翻查港交所提供數據,港股通昨日錄得98.38億元南下資金淨買入,較上日增加35.49億元,令到今年以來(截至9月19日)港股通累計淨買入增至11097.3億元。

恒指公司發現,過去兩年北水流入趨勢強勁,今年總共有6個月份躋身歷來單月淨買入的前十位,其間今年4月份單月淨買入錄得1667億元,是歷來第2多淨買入金額。今年8月份港股通單月淨買入達到1122億元,是有紀錄以來第9多淨買入金額,並且是連續第26個月錄得資金淨買入。港股通2021年1月單月淨買入3106億元,是歷來最高單月淨買入。

至於單日淨買入情況,恒指公司指出,今年有7個交易日躋身歷來單日淨買入的前十位,其中8月15日錄得359億元,是有紀錄以來單日淨買入最多的交易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連續四次刷新單日淨買入紀錄。

內地資金的行業偏好方面,恒指公司通過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數(「HSHKS50」),發掘北水流入趨勢。該指數追蹤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有市值前50大港股公司的表現。截至今年9月12日,金融業是恒生港股通高持股50指數的最大行業,比重為32%;第二大行業為資訊科技業,佔比重20%;緊隨其後是非必需性消費行業,佔比16%。

資金偏好醫療保健業

投資者比較關注年初至今南下資金偏好變化。恒指公司稱,行業權重變化中,醫療保健業的升幅最大,由去年底的3%,到今年9月12日已增至7%。非必需性消費行業的權重提升3個百分點;資訊科技業的權重提升2個百分點。

另外,截至今年9月12日,港股通合資格ETF的數目總共17隻,當中13隻以恒生指數系列為參考基準,而追蹤恒生科技指數的ETF數目有5隻,科指成為最廣受港股通合資格ETF追蹤的指數。追蹤恒生指數的ETF數目有3隻。

整體港股方面,恒指收市微升0.25點,報26545點。AI股、鋰電股跑贏大市,鴻騰(06088)股價升21.4%,報5.89元。贛鋒鋰業(01772)股價升9.5%,報37.3元。醫藥股跌幅靠前,藥明生物(02269)股價跌2.8%,報37.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