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競爭激烈。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兼研究主管陳東表示,人口結構轉變、氣候變化等長期因素持續影響全球經濟,新增關鍵變量為中美兩國之間的人工智能(AI)爭霸賽,中國產出的大模型如DeepSeek等在性能上較全球領先的OpenAI差距急速縮小,部分領域僅落後數周。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及中國追求自主研發的雙重驅動下,或導致未來出現由中美分別主導的兩大科技生態系統,迫使其他國家「選邊站」。
談及美股,陳東表示,過去數年受惠於「美國例外論」,大量環球資金流入美股市場,令其估值長期處於高位,惟多元化投資趨勢下部分外資或將撤出美國資產,回流其他市場。
中資股獲重估 外資回流
至於中國股市,他指出,科技股在中國股票指數的權重持續提升,AI技術逐步滲透各行各業,生物科技企業亦積極與跨國製造巨企合作,另考慮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市場結構或迎來根本性轉變。
陳東續表示,中國股市此次升浪並非基於宏觀基本面,因宏觀經濟增長仍疲軟,通脹低企,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更錄得負增長,企業盈利預期普遍遭下調。然而,市場仍存在若干支撐因素,包括中央政府的刺激性措施,市場普遍相信如若經濟進一步放緩,則會有更多支持政策出台。中美雙方均希望達成貿易協議,料不會重返動輒逾100%的關稅區間,相信中美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會有協議達成,有助於降低市場對中資股的風險溢價。加之人民銀行為股市提供流動性支持措施,及AI主題突破等因素,綜合帶動中資股估值重估。如若今次升浪持續,加之內地政府的「反內捲」政策利好,或帶動外資進一步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