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昨日發布《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香港繼續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其中在「國際貿易自由」評分蟬聯首位,「穩健貨幣」及「監管」的排名亦高踞全球第三位。同日,英國智庫Z/Yen公布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排名,香港保持全球第三。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在多項國際排名均上升,印證特區政府施政方向正確,以及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奮進、香港人善拚敢贏,彰顯了香港的實力。\大公報記者 李樂兒
加拿大智庫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昨日發表《世界經濟自由度2025年度報告》,香港以8.55總分成績,在全球165個經濟體之中繼續排名首位。新加坡以8.5分排第二,其後分別為新西蘭(8.33分)、瑞士(8.28分)及美國(8.1分)。在五個評估大項中,香港在「國際貿易自由」方面以9.66分蟬聯首位,第二位的新加坡為9.56分。另外,在「穩健貨幣」及「監管」的排名亦高踞全球第三位。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菲沙研究所的報告再一次肯定香港的自由市場優勢,以及開放、高效和公平的營商環境。在當前地緣政治、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衝擊國際貿易體系及全球經濟秩序之際,香港將一如既往堅定保持自由港的地位、實行自由貿易、簡單低稅制等政策,維持資金、資訊、貨物和人才自由流動,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和功能,歡迎海內外的企業與人才來港投資。
吸引企業人才落戶 成效顯著
發言人表示,未來香港會繼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繼續維持自由、開放、公平的營商環境,發揮好內聯外通的優勢,為全球投資者創造價值和機遇。既要鞏固優勢產業,更要培育新興產業和領域。
特區政府積極吸引企業、資金和人才來港成績顯著。截至去年,有近1萬家海外及內地企業選擇香港作為基地,創歷史新高。自2022年底至今,引進辦吸引逾80間重點企業在港落戶或拓展業務,其中不少是從事前沿科技的全球領軍企業。此外,投資推廣署今年首八個月共協助超過44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較去年同期增加14%,數字彰顯香港卓越的營商環境對海內外企業都極具吸引力。吸引人才方面,2022年底至今年8月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收到接近5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35萬宗,當中超過23萬人來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全力推動、香港市民的不懈努力下,香港已成為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繼續位列全球第三,成績令人鼓舞。「金融科技」、「營商環境」、「基礎設施」、「聲譽及綜合」等躍升至全球第一,彰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領先地位與實力,同時反映特區政府的施政方向正確,以及香港社會各界團結奮進、香港人善拚敢贏的成功特質。
香港自由度仍領先歐美國家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面對不斷變化的國際政經格局,本港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來提速發展,不斷把握新形勢帶來的新機遇。金融業方面,在全速深化股市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開拓資產和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數字資產、黃金和大宗商品交易等新增長點。在國際貿易上,正加快建設香港成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協助內地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戰略部署,助力區內更深度的貿易往來和產業鏈融合。並加緊推動與中東、東盟、中亞和南美等「全球南方」更緊密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以至知識共享,更好地成就彼此。
香港中小企經貿促進會會長黃達勝向《大公報》表示,最新報告反映香港自由度仍領先歐美國家,證明香港各項優勢保持不變。金發局主席洪丕正指出,排名是對香港策略的肯定。構建穩健的基礎設施,支持行業發展和具有前瞻性的監管框架,對於持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