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藝象尼德蘭/在「第十一誡大教堂」享樂人生\王 加

  圖:位於安特衛普的「第十一誡大教堂」餐廳一隅。\作者供圖

今夏,重回魯本斯爵士的「主場」安特衛普。又去了藏有魯本斯四幅真跡的聖母大教堂(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畢竟那兩幅「上下十字架」實在是百看不厭。不過,此行前往聖母教堂還有個額外的目的──去打卡教堂隔壁的一家著名餐廳。

在此次重返安特衛普前,我做了更為詳盡的功課,試圖深挖城市中隱藏的文化藝術瑰寶。而在網上瀏覽安特衛普歷史特色美食之時,突然掃到一家名為「第十一誡大教堂」(Elfde Gebod Cathedral)的傳統佛蘭德斯菜餐廳。吸引我的並不是餐食,而是用餐環境:滿眼的宗教木雕、古色古香的室內裝潢、令人眼花繚亂的裝飾陳列……這分明就是在雕塑博物館裏吃飯啊!從圖片就一眼愛上。當時就聯繫導遊蔡老師提前幫我訂位,吃什麼已經不重要了,但坐在裏面吃一頓已登上人生清單。

由於這家餐廳氛圍極富特色,且比鄰安特衛普地標聖母大教堂,因此不訂位是根本吃不上的。在大教堂內賞罷魯本斯祭壇畫之後,便在飯點匆匆趕去餐廳。正值盛夏時節,儘管比利時堪稱避暑勝地八月份氣溫極其宜人,但餐廳的外牆上依舊掛滿了茂密的爬牆虎,卻也導致辨識度極高根本無法錯過。邁進屋內,不由自主地「Wow~」了一聲,在室內如燭光般昏暗的燈光下,大廳牆上擺滿了大小不一、造型精美的宗教雕塑和木質祭壇。這氛圍感哪像餐廳,毫不誇張地說,連隔壁的聖母大教堂內的雕塑都沒有如此密集。那感覺瞬間喚起了我多年前在捷克布拉格所參觀的,以琳琅滿目中世紀波希米亞及中歐木雕收藏為特色的聖艾格尼絲修道院(St.Agnes Convent)的回憶。只不過,撲鼻的香氣四溢又讓這個備感肅穆的觀感充滿了煙火氣。

儘管正午剛過,餐廳一樓已經人滿為患了。服務員把我請上了二樓,我選了個安靜的窗邊坐下。二層的玻璃窗上全是宗教彩繪玻璃,雙層的餐廳有個挑高空間,從上往下看着一層的人聲鼎沸,尤其是在布滿神聖彩色木雕的空間內,這種喧鬧與聖潔的反差,宛如安特衛普城神聖往昔與世俗現代的縮影。翻開菜單,裏面詳盡介紹了餐廳「第十一誡」源起和概念。這棟屬於十六世紀的歷史建築,隨比鄰的聖母大教堂一同見證了數百年來安特衛普的興衰。餐廳於一九七九年開放,但華麗的建築外牆、佛蘭德斯的傳統木質屋樑和悠久的石製地板均得以原封不動地保留;復古的內部設計和所有精美木雕的挑選更是呼應了周遭神聖的宗教氛圍。「Elfde Gebod」是弗拉芒語,直譯為「第十一誡」,意指這家餐廳算是上帝給安特衛普城「十誡」之外安排的限量版,當然也應是最容易完成的:「享受生活、歡暢飲酒、體驗美好」。

在魯本斯故居泡了一上午,又趕去聖母大教堂看畫。屁股一沾櫈子竟有些餓了,一口氣把幾道招牌菜都給點了:修道院啤酒、傳統奶油蘑菇湯、炸肉丸,以及著名的「弗拉芒燉肉」(Flemish Stew)。想我在布魯日嘗過了傳統燉羊腿和特色修道院啤酒燉豬臉,必須得來點新鮮的,於是菜單上強推的弗拉芒燉兔肉(Rabbit Stew)就成了首選。等菜都端上來,一叉子兔肉入口直接給我香迷糊了。口感比雞肉嫩滑、燉得火候恰到好處且入味,配上濃郁的醬汁,瞬間就頓悟了緣何尼德蘭狩獵靜物畫中野兔的出鏡率是如此之高。難怪佛蘭德斯地區時至今日都有吃兔肉的傳統,這道色香味俱全的弗拉芒燉兔肉給出了當地「土菜」的完美註解。輔以比利時當地的修道院啤酒,香濃馥郁的口感融合,吃出了原汁原味的弗拉芒傳統。

酒足飯飽之後,依依不捨地離開餐廳。在啟程前往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的路上,我仍在津津有味地「腦補」這頓飯。讓我回味無窮的不僅是菜餚,更是一種邁進歷史的體驗感。和布魯日那幾家真正歷史悠久的餐廳所不同,開業不足半個世紀的「第十一誡大教堂」主打的是人造「神聖復古風」。但它的價值在於,讓每一位初訪安特衛普的人都彷彿走進了這棟古城的往日輝煌。那份沉浸在歷史中的興奮與感動,配上一道驚艷的弗拉芒燉兔肉,將在你的味蕾中留下完美的安特衛普「享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