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新民政道/優化要素配置 提速北都發展\盧曉楓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處處展現政府銳意革新的決心和魄力,受到社會各界的讚許。筆者認為,報告的務實求真、持之以恆、改革擔當的顯著特色,與李家超的施政理念高度一致。

施政報告把社會最關注的民生政策作為壓艙石放到第九章,以「安居生活 關愛共融」為主題,從房屋問題、土地開發、交通出行、醫療健康、綠色低碳生活、本地經濟、勞工支援和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發展最貼近市民的九個方面,提出詳細的政策措施。結合過去三年的施政報告,行政長官對於充分運用政府資源,破除深層次矛盾,扶持中產及基層家庭的初心一以貫之。今次的施政報告也隨着社會問題的逐步改善和新問題的產生,作出了政策優化和新部署。

回顧三年多走過的路,市民切實感受到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社會風氣煥然一新,特區政府的高效有為、施政為民,使市民有更多獲得感。

要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經濟結構重塑和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動力。要破除經濟發展困局,開創新的產業集群和香港發展的核心舉措。施政報告直擊要點,開明宗旨把「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產業發展和革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個要點獨立成章。而且,報告不單止提出政策願景,而是形成體系性的政策結構,構建了政策目標、政策舉措、政策資源和組織架構的四樑八柱框架。政策舉措更精準和更具象。

以「推動AI和數據科學產業發展」為例,施政報告提出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一方面,推出30億元「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充分發揮香港基礎科研體系的積累,通過AI科學研究應用工具,鏈接新興產業,形成有效的產學研平台;另一方面,AI產業應用未來五年將以新技術為工具,嵌入傳統產業,全面革新原有的商業邏輯和價值來拿配置模式,釋放巨大商業價值。

特區政府借鑒內地推動新產業發展經驗,從政府治理體系中積極採用AI應用,從而帶動頭部企業來港服務,逐步開發成功案例,從而促進各行業廣泛採用AI。另外,政府亦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國際和內地AI人才,提升本港AI的研發實力。

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更是施政報告的重點,行政長官更直接參與頂層協調指揮。北都是香港經濟轉型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支撐。北都除了有優質珍貴的土地資源外,也處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重要的鏈接點。更重要的是,北都可以在「一國兩制」的國家獨創性制度下,配合中央、大灣區建設以及香港經濟發展所需,將生產要素的配置達至最優,成為對接「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橋頭堡。

展望未來,香港以創科及金融為抓手,技術革新為內動力,為北部都會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加上李家超領導的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筆者相信,本屆政府一定能帶領廣大市民,為香港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新民黨東區區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