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持續大力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推出多項利好政策,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政策帶動下,近年越來越多內地大型企業選擇來港上市,為香港IPO市場注入強勁動力,也推動港交所(00388)重新登上全球新股集資額榜首。
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兼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徐經緯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上市平台優勢明顯,能夠協助有意拓展海外市場的內地企業,預期未來將吸引更多高質素企業來港上市,並會致力維持香港在全球IPO集資排名第一的地位。\大公報記者 蔣去悄
中國證監會去年4月提出五項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的措施,其中包括鼓勵內地行業龍頭來港上市。加上港股市場氣氛好轉,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可謂「浪接浪」。徐經緯指出,近期有不少科技及「A+H」概念的企業來港上市,並形容「今年以來,收到更多內地企業查詢有關香港上市的事宜」。
高效融資 助海外併購
徐經緯認為,香港能夠協助內地企業出海發展,同時也為IPO市場吸引大量發行人。他解釋,在香港上市不僅能接觸眾多國際投資者、滿足企業再融資需求及提升國際知名度,港股也可作為高效的股權激勵工具,並為海外收購計劃提供更多選擇。
事實上,今年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寧德時代(03750),就將九成募集資金用於匈牙利工廠的建設;而今年第二大新股、本周二上市的紫金黃金國際(02259),亦將大部分資金用於海外礦山的收購、勘探及建設等項目。
類似情況並不罕見,今年來港上市的大型新股,包括恒瑞醫藥(01276)、海天味業(03288)、三花智控(02050)及奇瑞汽車(09973)等,均將部分IPO資金用於海外業務發展。徐經緯表示,這些企業合共集資超過1000億元,反映內地企業出海需求強勁,正成為推動香港IPO市場復甦的重要推動力。
被問及本輪IPO熱潮能否持續,徐經緯坦言無法預測未來,但他強調香港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完善,新股集資及再融資市場運作順暢,上市後股份亦有足夠流動性,相信市場仍存在不少有利因素。
徐經緯透露,目前有超過200家企業已公開提交上市申請,當中近半來自高科技行業,認為企業所屬行業分布相當健康,集資規模亦有大有小。他強調,來自不同行業的優質企業能為投資者提供多元選擇,有助擴闊香港資本市場的廣度,這也是港股市場的核心優勢。
超200企申上市 近半科技股
徐經緯表示,只要企業質素良好,不論是規模龐大的「A+H」新股,或是規模較小但具高增長潛力的公司,都能夠獲得投資者青睞。他同時指出,上市後的再融資市場同樣重要,透過香港平台,發行人能夠接觸許多專業及規範的國際機構投資者,既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也方便股東在適當時機減持股份。
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早前預測,今年首三季港交所有望以1823億元集資額,繼續保持全球新股集資排名第一。徐經緯表示,目前市場交投活躍,未來將繼續配合市場發展和發行人需求,努力維持香港在全球IPO融資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