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國際觀察/美再次上演政府停擺鬧劇\靖 偉

美國政府又關門了。當地時間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時隔近七年再度停擺。這種政治僵局下的無解鬧劇,將讓美國付出慘重代價。

據分析,聯邦政府關門一周,美國GDP就可能損失70億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顯示,停擺期間,約75萬聯邦僱員被迫無薪休假,他們每天的薪酬總成本約為4億美元。更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啟動大規模裁員計劃,超過15萬名聯邦僱員將被迫離職,這使得此次關門的影響更加複雜和深遠。

美國股市、債市和黃金對聯邦政府停擺的反應各異。過去7次超過10天的政府停擺中,美股期指4次下跌,標普500指數平均累計下跌0.2%。對於美債而言,關門期間及「開門」後3個月內,10年期美國債收益率均值普遍上漲,而黃金在政府停擺期間的收益率也普遍上漲,且停擺時間越長,黃金漲幅越大。

公共服務領域,政府關門導致國家公園、博物館和紀念碑等可能關閉或縮短開放時間,美國務院領事館和移民局的部分窗口將放慢工作甚至關閉,護照、簽證等證件辦理時間被拉長。交通、旅行、醫療、公共衞生等都將受到影響,人手短缺不僅會導致航班延誤,新航線審批、機師培訓和執照發放也會停止。

民主共和兩黨共同擺爛

對普通民眾而言,政府關門帶來的打擊是直接而嚴重的。停擺期間政府工作人員沒有拿到工資,給許多人造成了經濟困難,不得不通過網上籌款或食物銀行度日。此次情況可能更為嚴峻,因為特朗普政府已啟動了大規模裁員計劃,超過15萬名聯邦僱員將於本周接受計劃離職,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離職。

對美聯儲而言,政府關門無疑是一場「蒙眼開車」的危機。美聯儲官員將在10月28日至29日召開下次議息會議,將因關鍵經濟數據的缺失而面臨巨大挑戰。美國勞工統計局將暫停所有運營,原定在停擺期間發布的經濟數據將不會發布。這意味着聯邦政府政策決策出現偏差。

自1981年以來,美國政府停擺15次,歷時最長的一次停擺發生在2018年年底至2019年年初,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政府也曾關門35天。今次停擺的深層原因,是民主共和兩黨在預算撥款問題上的嚴重分歧,希望通過「錢」來迫使對方讓步。而且,共和黨認為利用預算撥款將政府關門的責任歸咎於民主黨,而民主黨人則試圖通過政府關門迫使共和黨作出讓步。這種政治博弈可以說是驢象兩黨共同擺爛的政治鬧劇。

政府關門的經濟和社會代價,遠超兩黨政治博弈的短期利益。美國民眾對政府關門的反感日益加深,多項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政府關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治行為,反感用權力僵持來操弄公共機構。

政府關門已成為美國政治體系的頑疾,其背後是兩黨制下政治博弈的必然結果,也是深層次社會結構變化的體現。隨着社會福利支出不斷增加,減稅政策卻未能相應調整,使得財政赤字日益擴大,加劇了矛盾。

無法打破常態性關門僵局

在當前美國經濟已顯疲態的背景下,聯邦政府停擺關門無疑將進一步放大衰退風險。有經濟分析師警告,如果政府關門持續時間較長,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性傷害,甚至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

當政治僵局成為常態,當政府關門成為年度戲碼,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和國際信譽都將受到嚴重損害。在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背景下,美國需要的不是政治博弈的「遊戲」,而是負責任、可持續的治理。

美國政府關門的代價,最終由普通民眾承擔。當聯邦僱員被迫無薪休假,當低收入家庭無法獲得食品券和住房援助,當經濟數據缺失導致決策失誤,當金融市場因不確定性而波動,美國社會每一個人都在為政治僵局付出代價。

因此,美國兩黨須摒棄狹隘的黨派算計,才能打破政府習慣性關門的僵局。但因為政治制度的系統性缺陷,聯邦政府還是每隔一段時便會上演關門鬧劇,這正是美國的最大悲哀。

國際關係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