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國慶檔電影總票房表現亮眼,不僅是影視產業內容供給能力提升的直觀體現,更揭示了『電影+』模式在文化消費領域引發的結構性變革。」內地青年導演張書虎表示,電影已從單一的觀影體驗載體升級為跨行業消費的樞紐節點,通過「電影+旅遊」「電影+美食」「電影+交通」等多元場景的深度融合,構建起以電影IP為核心的消費生態閉環。
張書虎分析稱,假期期間,多部熱映影片的取景地隨之成為旅遊打卡點,「電影+」打破了影院的物理邊界,一張票根能串聯文旅與美食,兌換景區優惠、餐飲折扣。電影IP能激活實體空間,讓觀影延伸為一場線下體驗。與此同時,「電影+」也重構了創作與體驗,如在影片中融入非遺、戲曲等元素,以及通過「電影+民樂」「電影+XR」等形式讓觀眾從「看電影」變成「入電影」。
張書虎認為,「電影+」模式的深層價值在於其作為文化消費樞紐的連接能力。隨着「中國電影消費年」相關部署的深化,電影將更深度地融入文旅、交通、餐飲等場景,形成「電影+X」的開放生態。這種生態的成熟需要內容供給的持續創新,更需要跨行業標準的統一、消費權益的互通、服務體驗的升級,逐步助力「電影+」從現象級消費潮流升級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可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