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伏牛山/蘿蔔與餅乾實驗\喬 苓

秋意漸濃,當下正是蘿蔔成熟集中上市的季節,很多人的瘦身食單裏有生吃蘿蔔一項,但體驗過的人知道,蘿蔔這樣吃其實並不怎麼可口。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曾設計過一個「試吃蘿蔔與餅乾」的實驗,他找來一些提前禁食的青年大學生,然後在每個人面前擺放兩盤食物,一盤是散發誘人香味的巧克力餅乾,另一盤就是生蘿蔔。

在鮑邁斯特的實驗中,測試者隨機分兩組,第一組只能吃巧克力餅乾,第二組只能吃蘿蔔。研究人員透過隱形窗戶觀察到,第一組心情愉快地享受着巧克力餅乾,第二組則大多一臉苦相,邊吃邊抵禦旁邊巧克力餅乾的巨大誘惑。實驗到此還沒完,研究人員接着把測試大學生帶到另外一個房間,讓他們做一道幾何題,這道幾何題實際上無解,測試的目的是看學生堅持多久才會放棄。

測試結果顯示,第一組吃巧克力餅乾的測試者平均堅持了約十九分鐘,相比之下,吃蘿蔔的第二組平均只堅持了八分鐘,遠低於第一組。為什麼第二組測試者堅持的時間更短?鮑邁斯特教授的結論是,第二組測試大學生之前要忍耐住巧克力餅乾的誘惑,已經付出了很大的自我控制力,等到做幾何題時,他們的自控力已經大大降低了。

蘿蔔與餅乾實驗揭示了一個客觀事實,即在一段時間裏,人們的自控力往往是有限的,使用之後自控力就會下降。

實驗是在上世紀末進行的,但對今天很多事情仍具解釋力,比如大家經常把好脾氣留給了同事與朋友,晚上到家卻總為一些小事與家人生氣,這也是因為我們白天在工作與人際關係維護上消耗了大部分自控力,待回到家自控力已經所剩不多,家庭關係當然會「遭殃」。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人把車停好後還常要在車上坐一會兒再回家,這既是為緩解壓力,也是通過放鬆休息來恢復自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