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領軍的北都發展委員會,委員會和轄下三個工作組已召開首次會議。但北部都會區發展蘊含着更深的意義——這不僅是土地規劃,更是國家整體發展規劃的關鍵落子,也是大灣區發展成世界頂尖灣區的重要一步。當灣區硬件基礎日臻完善,競爭已悄然轉向下一維度:軟實力的較量。北都不該只是解決房屋和產業問題的新市鎮,而必須成為一個觀念突圍、文化破繭的區域,帶領灣區邁進發展新階段。
從地產主導轉向文創主導
過去香港的發展思維,總逃不脫大型交通工程主導規劃的窠臼。然而,在科技硬體與網絡基建已達相當高度的今日,我國尤其大灣區已出現華為、騰訊、大疆等科技巨擘,現時面臨的瓶頸,已非「連結」本身,而是「連結何物」。下一輪的競爭,是內容的競爭,是文化感染力的競爭。北都的戰略思維,首要便是將發展從地產主導轉向文化創新主導。
這是一場國與國之間新形態的競爭。當美國荷里活電影、日本動漫、韓國K-pop持續向全球輸出其文化與價值觀,我們不能僅滿足於成為技術的代工廠。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其國際化的視野、自由的創作氛圍與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可成為世界文化內容創新的策源地。北都應當打造一個強大的實體平台,吸引亞洲乃至全球投資內容產業的財團與機構。試想,若騰訊能在此打造一個融合其龐大遊戲IP的主題公園和產業園;若比亞迪能在此試驗其最新的電能交通概念,讓無人駕駛車隊在專屬通道上暢順行駛,成為新技術的展示場,這便是內容主導的具體呈現,它讓科技成為承載文化的載具,而非目的本身。
北都應當改變慣性的「功能分區」規劃邏輯——將居住、商業用地分割,導致耗費時間與能源在通勤上。香港自身在有限空間中,早已發展出豐富的多用途空間體驗,例如樓上是住宅,樓下是商舖,轉角是藝廊,地庫是工作室。這種有機的、垂直的混合使用,不僅節約能源,更孕育了社區活力。
北都應將此經驗昇華,進行一場「空間革命」,創造一種「融合模式」,試想像在一幢大樓裏,低層是研發實驗室與協作空間,中層是創意工作者的居所與共享廚房,頂層是沉浸式劇場與展廳;各幢大樓之間以走廊和綠色平台連接,形成室內街道系統。這不再是「產城融合」的口號,而是讓創新在生活與工作的毛細血管中自然流淌。
建設北都大學城若僅是將幾所高校的地理位置集中,而未能與產業脈動深度耦合,終將淪為學術孤島。在人工智能重塑一切的行業背景下,教育與產業的關係需被重新定義。大學城需要的是「產業學習應用模式」,一種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吸引並培養專屬人才的「漩渦生態」。
例如任天堂總部所在地的日本京都,在總部周邊有多間專門學校與大學,培養遊戲設計、程式編寫到角色美術、市場營銷等不同人才,這並非狹隘的職業培訓,而是以真實的、前沿的產業需求為牽引,形成一個動態的、共生的創新共同體。杭州也因阿里巴巴與網易的崛起,匯聚了中國美術學院等頂尖學府的能量,為數字內容產業輸送了大量創意與技術人才。
因此,北都應着力規劃如何吸引如騰訊或Netflix般的內容巨頭落戶設立總部或核心研發基地。甚至邀請央媒在此設立大灣區總部,其他大型傳媒集團也能投入更多資源,建構具大灣區和「一帶一路」視野的媒體中心,成為國家級媒體融合創新的前沿。有了這樣的「恆星」,自然能吸引無數「行星」般的中小企業與初創團隊,並催生為其服務的教育與培訓機構。這是一個「引鳳築巢」的邏輯:先有清晰的產業龍頭與內容方向,再圍繞其構建人才生態,讓教育成為產業創新的有機組成部分,而非一個獨立,甚至脫節的系統。
成為「創意源頭」的關鍵一環
在「創新」這個大主題下,必須有清晰的子題與分類,形成豐富的敘事層次。綠色發展與現代農業,應是其中兩大重點。這不僅是回應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議題,更是文化內容的絕佳素材。
以流浮山的蠔田為例。它不應僅僅是保留傳統養殖的觀光地標,而可以成為一場「從產地到餐桌,再到屏幕」的現代體驗。透過科技監測水質、優化養殖,打造頂級品牌;同時,將蠔田的景觀、漁夫的故事,轉化為影視、動畫、遊戲中的場景與元素,成為「美食紀錄片」的直播現場,或是一個開放世界的探索任務。農業,在這裏不再是初級產業,而是融合了科技、文創與旅遊的複合載體,它講述的是關於土地、傳承與創新的詩篇。
北都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擺脫過度依賴地產主導的發展路徑。土地價值不應僅由房地產價格來定義,而應由其孕育的創新能力、文化影響力和持續的經濟動能來衡量。這需要一種新的「做法」:政府的角色從土地供應,轉變為戰略規劃,搭建新的平台與規則創新,吸引全球性內容巨頭、創科頭部企業與文化創意機構落戶。
北都發展承載的是一座城市在時代轉折點上的抉擇。它不僅是地理上的擴張,更是香港從一個高效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向一個能孕育全球性文化符號與生活方式的「創意源頭」的關鍵一躍。當科技的硬骨架上,長出文化的軟血肉,當千餘公頃的土地成為一個不斷生成新故事、新體驗、新夢想的巨大容器,香港方能在大灣區的協奏中,奏出自己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華彩樂章。這一步棋,關乎實力,更關乎想像力的解放。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